刚察县多措并举强化关心下一代工作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30日 消息来源:刚察县县委办公室

近年来,刚察县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及省州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急党政所急、想青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拓宽工作领域,全县关工委工作思路有了新转变、方法有了新创新、工作有了新业绩。
三个坚持,夯实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基础。我县历来十分重视关工委工作,并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了“三纳入”、“四同时”、“五落实”。 一是始终坚持“三纳入”,即将关工委工作纳入了全县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了全县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纳入了全县重点工作目标考核。二是始终坚持“四同时”,即做到了关工委工作与全县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考评。三是始终坚持“五落实”,即基本落实了关工委机构、人员、办公场所、设备和经费。2007年对县关工委成员进行了充实调整,委员会办公室挂靠在县委老干部管理局,负责日常工作。县财政每年拨款3万元作为专项工作经费。在此基础上,将关工委组织向基层延伸,先后指导全县各乡镇、农牧、公安等11个部门单位、县属3所学校以及31个行政村和黄玉农场成立了关工委机构。要求县直机关、乡镇关工委专项工作经费每年不低于5000元,村、学校专项工作经费每年不低于3000元。
三个强化,狠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一是强化学校德育工作。以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主渠道,不断丰富学校德育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质。广泛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组织举办各类主题演讲、比学赶帮、议身边好人好事等活动,在青少年学生中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是强化青少年法制教育。通过观看法制影视片、聘请法制副校长、司法人员上法制教育课、举办模拟法庭等活动,增强了广大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全县各学校共聘请法制副校长21人、校外辅导员43人,举办模拟法庭和法制宣传活动45次,参与未成年人达7300人次。三是强化青少年维权工作。构建青少年维权网络中心,设立了10个青少年维权岗、3个维权中心、1个未成人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各学校选聘社会维权监督员,加强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力度,培养了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
三项活动,推动全县关工委工作深入开展。一是深入开展“三五”示范关工委创建活动。按照“三五”示范关工委创建标准,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别确定了县中学、哈尔盖镇、沙柳河镇尕曲村关工委为州级示范关工委,沙柳河镇、县完小、哈尔盖镇环仓秀麻村、泉吉乡宁夏村、伊克乌兰乡亚贡麻村、吉尔孟乡日芒村关工委为县级示范关工委,并由县关工委主任、副主任分别联点9个创建单位,开展分类指导,着力提高创建单位关工委工作的整体水平。扎实开展“三无三有”先进村创建活动,以无辍学、无犯罪、无不孝子女,青年有技术、少年有文化、留守儿童有关爱为标准,评选出了沙柳河镇红山村等5个村为全县“三无三有”先进村三是认真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活动。组织公安、文化、教育等多部门联合开展网吧等营业场所清理整顿活动,进一步优化了青少年成长环境。
四个大力,切实为青少年办实事好事。一是大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坚持把扶贫帮困作为关工委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积极协调、统筹安排,2006年以来为贫困儿童发放救助资金18万元,捐赠衣物200余件。二是大力开展农牧区青年实用技能培训和法制教育。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以县乡党校、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和文化中心户为主阵地,依托“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项目,开展农牧区青年实用技能培训和法制教育。近年来,全县累计举办各类青少年法制培训班20期900余人(次)。三是大力开展“关爱健康”活动。为全县 473 名教职工和 5711名学生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四是大力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第二课堂。积极创办《绿原野》少儿栏目,满足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该栏目获得了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奖;在全县所有中小学均成立了“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