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海北州4家图书馆在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荣获等级馆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6日 消息来源:

11月1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关于第七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馆名单,拟确定全国上等级公共图书馆共计2722个,其中,一级公共图书馆1301个,二级公共图书馆680个,三级公共图书馆741个。青海省共有7家图书馆被公布为国家二级公共图书馆,10家图书馆被公布为国家三级公共图书馆。其中海北州4家图书馆入选,海北州图书馆荣获全国公共图书馆二级馆称号,门源回族自治县图书馆、海晏县图书馆、刚察县图书馆荣获全国公共图书馆三级馆称号。


图片

海北州图书馆于2000年成为独立的法人事业单位,同年将原“二二一”厂科技图书楼划拨给海北州图书馆(旧馆)作为群众文化服务阵地。2018年新馆建成并投入使用,新旧两馆总面积达到了9970平方米。内设少数民族阅览室、特藏室等8个阅览室,科普体验、红色展厅等8个多功能服务区域,读者阅览坐席387个。馆内所有公共区域(网络全覆盖)全部免费开放。截至目前,馆藏图书馆藏图书227187册,馆藏古籍23种511册;期刊129种,报刊17种;完成数字化政府信息57140条,地方文献65000页,地方报纸6134版,公开课1046节,数字资源本地存储2T;保障了读者纸质文献、数字文献和网络文献“三渠道”的文献信息资源供给能力。


图片


  门源县图书馆前身为门源县民众教育馆,成立于1950年初,1951年正式成立门源县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发展,2017年10月新建的文化馆、图书馆交付使用,建筑面积为4000平方米,图书馆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截至目前,本馆藏书共42000余册,年图书入藏量1583册。其中综合阅览室23204册、少儿阅览室1390册、藏书室16322册、地方文献室514册、视障阅览室100余册、民族藏书501册。年报刊、杂志入藏量各30余种。配备了总分馆大数据统计与分析设备、公共文化数字多层级总分馆平台、RFID安全门禁、自助借还书机等,基本实现了全县图书统一检索和通借通还功能。


图片

刚察县文化馆、图书馆为“两馆合一”,是政府设置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始建于1985年。于2015年12月由东大街12号迁入新馆热水路3号,新馆总建筑为面积为2298.88平方米,其中县图书馆建筑为面积为519.72平方米,馆内设有舞蹈排练厅、服装室、录音棚、成人阅览室、少儿阅览室、藏文阅览室、数字文化馆、移动图书馆、微信阅读、QQ阅读、懒人听书、文化图书馆微信平台等服务,截止目前普通文献馆藏量30948册、年图书入藏量1000余册、年报刊入藏量13(种)、期刊5种、数字资源本地存储量4(TB)。


图片

海晏县图书馆成立于1979年,建筑面积706平方米,图书总藏量为98092册,其中纸质图书48092册。馆内设有读者服务台、期刊阅览室、残障人士阅览室、成人阅览室(两个)、少儿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综合阅览室(设有红色读物专区、地方文献专区、民族读物专区等)。现有数字化图书阅读设备12台。微信平台开通“国家图书馆”“海晏的线上学堂”“图书馆书目检索”“超星读书”四大服务栏目,提供数字化阅读服务,满足线上线下阅读需求。

新的起点、新的目标,海北州各级图书馆将以此次评估定级为动力,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服务,不断扩大服务半径,扩展图书馆服务阵地,大力提升公共图书馆供给质量和水平,满足新时代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推动海北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图片

图片文字来源:海北州文体旅游广电局

图片来源:海北州文体旅游广电局

视频来源:海北州文体旅游广电局

本期审核:武晓明

本期撰稿:才让卓玛

本期编辑:马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