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坚持“四强化” 扎实推进平安建设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6日 消息来源:

平安是民之所盼,亦是发展之基。近年来,刚察县始终坚持把平安建设作为执政之要和造福一方的民心工程,着力强基固本,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立足服务大局,展现执法作为,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平安建设根基一是及时成立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综治中心主任、司法所所长、派出所所长各司其职的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站所负责人具体抓的工作局面。二是参照《信访联席会议机制》双召集人制度,建立了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县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双组长”负责制,形成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局面。三是按照“平安刚察”建设的总体要求,将平安建设工作纳入党委议事议程,与其他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定期听取平安建设、县域治理工作专项汇报,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动平安刚察建设工作落实落细。

图片

强化隐患排查,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坚持把滚动排查、集中化解、专项整治相结合起来,发挥基层网格作用,化网格内的“小安全”为全域的“大安全”。一是创新动态治安防控机制,依据群众居住分散、季节性生产方式变化,依托“移动警务室”“游牧警务室”等载体,组织驻村第一书记、社会治理队、村社干部、村民代表、网格管理员、村警、群防群治组织,采取“片区+网格+网点”的方式,开展治安巡逻、草原防火、牲畜防盗等防控工作,积极参与村(社区)综合治理、平安创建基层法治建设等工作。二是组建治安联防队和群防群治队伍,以“两单四表”为抓手,建立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深入重点领域加大治安巡逻力度,确保网格内的矛盾纠纷、重大风险、重点人员等信息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理。三是紧盯重点人群,做好帮教管控工作。联合派出所、司法所强化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加强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管理力度,落实辖区易肇事易肇祸精神障碍患者“五包一”稳控措施,逐一落实监护人、镇村干部、村警责任,确保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

图片

强化上下联动,凝聚和谐平安合力。秉持“社会治安人人参与,和谐平安人人共享”的理念,依托综治中心,大力推动平安办、司法所、派出所、信访办等部门联动。一是实行领导带班接访,制定县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办访包访等制度,规范县级党政领导阅批群众来信、信访事项办理工作。同时,以县级领导1+10包联机制,深入基层一线,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积极回应群众诉求,确保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中。二是创新为民综合服务机制。纵向构建网格“党支部+驻村工作队+党员中心户”工作机制,横向构建网格“包联单位+村(社区)”组织体系,创新“群众点单、党组织下单、包联单位”接单的“三清单”服务模式,以“一问题一表”“一事一销号”为要素,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使村(社区)网格成为群众贴心人,党委、政府平安创建代言人。三是设立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救助资金,每年预算安排经费100万元用于信访救助,切实做好部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当事人特殊困难的救助工作,促进历史遗留问题和疑难案件的解决,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同时出台《信访救助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使用办法,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图片

强化舆论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创新政策法规宣传机制,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牧民群众积极投身平安建设实践,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一是开展“携手共建平安乡村”活动,以知晓家庭成员、生活状况、生产情况“三知”,清楚思想动态、家庭困难、矛盾成因、诉求愿望“四清”为要件,利用人熟地熟、信息灵通的优势,不定期地对辖区内农牧民群众、城镇居民通过上门走访、发放联系卡、电话联系等形式深入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提供法律咨询,切实让群众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二是依托“法德直通车、法律八进+、百名政法干警法治大宣讲、流动法治宣讲小分队、流动调解室”等载体,开展流动性、面对面政策法规宣传,今年共组织全县各单位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1925场次,法治讲座34 次,发放宣传资料121736册,开展法律咨询3490人次,发布藏汉双语版“每周普法”宣传片69篇,进一步提升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和参与率,真正使平安建设理念入脑入心。


来  源:县委办公室

撰  稿:王成花

审  核:李  植

监  制:聂连其

总监制:谭  莉 

转  载: 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人: 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