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四项举措”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0日 消息来源:

近年来,刚察县坚持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实组织基础、队伍建设、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四项重点任务,全面激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动能,为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抓组织强基础,筑牢乡村振兴主心骨。凝聚基层党建工作强大合力制定《刚察县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以6个方面23项措施推动基层党建“六抓六促六提升”。落实党建专项资金387万元,全力保障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对标抓落实。严格落实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制定“县级统筹、部门联动、乡镇主导、村级落实”四级责任清单,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纳入党建工作成效考核重要内容,完善督查长效机制,建立基层党建总督导组1个,县级领导党建联系指导组5个,通过定期督查指导,推动工作落地落实。全面实施“一核五队促振兴”工作法。在全县31个行政村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依托村致富带头人、后备干部、优秀党员等人员组建“生态文明、产业促进、社会保障、社会治理、文化宣传”队伍132支,成员473名,通过设岗定责、承诺践诺、领办服务等多种模式,逐级细化乡镇、部门、村社、队伍工作职责,让基层党员和群众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实行清单式管理,让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做有标尺、干有方向、评有依据,全面增强农牧民群众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认同感。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开展各类服务850余次,解决矛盾纠纷等50多件难题,代办事项1000余件。选优配强乡镇班子建设畅通晋升通道,注重从在乡村振兴中实绩突出的领导干部中择优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配强乡镇党政正职,保持乡镇领导班子任期内相对稳定。2022年以来,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提拔敢于担当、善于工作的科级干部42名。做好选调生选派工作,让新录用选调生进村担任助理,确保乡村振兴工作力量稳定。

抓培育强队伍,打造乡村振兴主力军。激发驻村干部整体活力持续从省州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和业务骨干中选派业绩突出、群众认可的“能人型”驻村干部42名,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的工作力量和领导力量,并向非脱贫村和重点村增派第一书记17名,覆盖面达100%。足额拨付驻村工作队员各类补贴,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全面解决驻村工作队员后顾之忧。综合运用考核激励成果,从政治表现、担当作为、党风廉政等各方面完善驻村干部考核模式。截至目前,从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中提拔任用驻村工作队员9名、职级晋升5名。聚焦村级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深化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机制稳妥推行“一肩挑”全覆盖,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和组织基础。健全村级后备力量培养选拔制度,每村从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等群体中动态储备村级后备干部3人以上,通过“跟岗历练”和“谈心谈话”机制,强化履职能力,确保工作后继有人。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通过把优秀青年培养成积极分子、把积极分子培养成合格党员,以支部书记、优秀党员为导师发挥“帮带”作用,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源头活水”。突出教育培训实效扎实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依托县乡党校、“一点一中心二区三基地”等平台,分级分类抓好乡村振兴主题教育培训班20余期,1000余人次,提升乡村干部领导乡村振兴的能力和素质。加大农牧区实用人才、“土专家”“田秀才”的培训培养,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示范讲解,手把手帮助党员、群众提高生产技能。依托村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先后组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及后备干部参加广播电视大学学历提升班539名。

抓产业强支撑,夯实乡村振兴主根基。注重统筹落实制定《刚察县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实施细则》,构建县级领导联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第一书记驻村、县直单位结对的村集体经济“包抓”体系定期召开村集体经济分析推进会,认真执行工作进度通报制度,摸清“强村”“弱村”资源禀赋、潜在优势、问题短板,分析理清发展思路、产品推销、资金收益,开展分类指导和强化组织保障。注重机制建设建立产业发展资金使用“听证质询”“县乡联审”制度,实行项目实施村、乡、县三级逐级联系审核制度,按照“一村一策”的要求高质量编制村集体经济发展方案,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大力推广“党支部+产业促进工作队+生态家庭牧场”发展模式,通过集体股份经济专业合作社运营,推动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合作社负责人31人,实现集体经济稳步增收。注重资金保障。按照“着眼长远、兼顾当前、一村一品”的原则,落实资金1.55亿元,通过特色养殖、旅游带动、入股分红、资产租赁等生产经营模式,实施集体经济发展项目177个。2022年底,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2448万元,较2021年增长164万元,全县各村集体经济均突破20万元。村集体经济超50万元的村1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最高的贡公麻村收入达1068万元。

抓治理强服务,持稳乡村振兴主基调。筑牢基层战斗堡垒。整合资金513万元,实施的“日光暖廊”工程9处;落实资金420万元,新建标准化村级综合服务中心3处。同时,从今年开始,实施基层阵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县财政专项资金3000万元,分批次对12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进行全面的提档升级,不断优化以村级综合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的基层服务综合设施布局,有效提升村级组织办事能力。严格执行村干部轮流坐班值班和考勤制度,确保及时受理、及时解决党员群众诉求,提升党员群众满意度。开展“星级化”组织创建工作,设立“刚察县村组织奖励基金”50万元,每年对达到八星级以上的村级组织进行资金奖励,既有“评星”,也有“升星”和“降星”,形成动态管理机制,持续增强村党组织战斗力。构建立体平安体系。积极打造“平安建设五级网”,依托“网格化+数据化”模式,发挥网格管理员、社会治理队、驻村第一书记等力量,常态化开展网格走访巡查、基本数据排查、事件处置等工作,第一时间解决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未达到目标要求的查原因,向职能部门派发“任务清单”,实行“销号管理”,有效破除基层工作“壁垒”,做到“人在网格住、事在网格办、矛盾网格调、平安网格建”。提升基层自治水平。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不断提升农牧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百分倒扣评比管理模式,将道德行为转化为具体分值,实行“红黑榜”评选机制,设定“七好”村民评选标准,有力提升村级社会治理水平。依托“一村一党建信息员”“一村一网格员”“一村一调解员”“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警”的“五员”资源力量,健全“1+N”联系制度,实现服务清单与群众多元化需求精准匹配。(县委组织部 )


来  源:刚察组工

总监制:杨德霖

转  载: 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人: 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