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将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果洛藏贡麻村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与乡村振兴等工作深度结合,坚持党建引领、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社会治理“五力齐发”,绘就“党建兴、生态美、产业强、村民富、治理实”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党建引领“定航向”,乡村振兴“强堡垒”。依托“一核五队促振兴”工作法,通过“年初有部署、季度有清单、月月有台账”工作模式,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立足村情实际和特色资源禀赋,从强化党建引领、坚持项目推动、发挥群众力量自治等方面全力抓好各项工作,实现“环境治理有人管,产业发展有人议,社会保障有人问,社会治理有人抓,文化宣传有人干”的“五有”工作成效,力争实现“争当三个先锋、闯出三条路子”(打造生态文明的先锋、努力闯出乡村旅游新路子,争当乡村振兴的先锋、努力闯出共同富裕新路子,争当民族团结先锋、努力闯出乡村治理新路子)的总体目标。2023年,果洛藏贡麻村创新建立“党员为民办实事记录评比制度”,全面落实“三制三服务”(村干部“坐班制”、首问负责制、全程代办制,强化服务意识、健全服务体系、促进服务改革)工作机制,接待群众1700人次,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2200余件,解决问题120余件。
环境整治“增绿色”,乡村振兴“固底板”。全村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是宝藏、是资源,也是财富”的殷殷嘱托,以“镇监督、村负责、社主导、全民参与、制度保障”为原则,积极融入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将生态保护列入村规民约,认真做好禁塑、垃圾分类等工作,大力开展“红黑榜”“绿色积分账户”等活动,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善,村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度和参与率不断提高,村生态文明工作队、河湖长、林草长责任体系实现全覆盖,草原鼠害防治面积超过4万公顷,巡河湖里程达330公里、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由不足23%提升至70%,有效化解了秩序乱、环境差等突出问题,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筑牢了青山绿水的生态屏障,村民体验感和幸福感日益提高。
产业发展“增效能”,乡村振兴“添底气”。将习近平总书记“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嘱托作为产业发展的动力,按照“支部+合作社(生态家庭牧场)+牧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注册成立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6家,积极探索畜牧业生产“六统一”模式。精心打造了以果洛藏贡麻村民族村寨、民族商业街、帐篷营地、小木屋、特色农畜产品实训基地、现代科技种植养殖基地、智慧停车场为一体的乡村生态文旅产业,形成了集红色研学、特色旅游、高效畜牧养殖、啤酒深酿造加工、无土栽培采摘、畜副产品加工、文创设计开发等多项领域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特别是青稞精酿啤酒试生产成功,预计年产量可达950吨,投入运营后,可在提高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上,间接带动餐饮、销售等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益达72.81万元,同比增长78%,村民直接收益达26.83万元,同时,村级光伏收益达115万元,投入资金38.7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51个。
民生服务“亮成绩”,乡村振兴“暖民心”。始终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放在首位,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和健康乡村建设,大力推进教育公平,保障学有所教,鼓励和倡导更多学子报考高等教育,为全村提供人才保障,目前,全村义务教育、学前入园率始终巩固在98%以上。严格落实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补助政策,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2468人,征缴率、上缴率均达10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637户,重点人群服务率达100%。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农牧民多渠道转移就业、增收致富,2023年,培训餐厅服务员、装饰装修工、面点师等38人,转移劳动力316人。同时,贯彻落实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2023年发放临时救助、特困补助、低保户补助、高龄老人补贴等各类民生资金228.11万元,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社会治理“促和谐”,乡村振兴“焕新风”。以《村规民约》和“积分制+红黑榜”制度为抓手,结合年度集体经济分红、积分超市兑换等事项,制定反向测评细则44条,完成制度上墙,着力完善治理体系,2023年,村内公示红榜6户、黑榜1户,“天价彩礼”及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通过“五级平安网”,建成网格群29个,设立联户长29名,实现对全村637户的信息传递和管理,村民们通过微信群实现足不出户了解政策信息和各类宣传,不出村上报安全隐患和急难愁盼,切实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全村矛盾纠纷排查覆盖率100%,调处率达100%。同时,果洛藏贡麻村组建由村老党员、卸任村社干部、有威望的老村民、老调解员组成的矛盾纠纷调处小组,以“掌握民情情况,包教育引导、包稳控管理、包调处问题”为目标,累计开展各类服务120余次,解决婚姻、合同、草场纠纷等20件,化解矛盾纠纷成效显著。果洛藏贡麻村分别于2021年、2022年荣获“全国社会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