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哈尔盖镇果洛藏秀麻村有一座桥,名字叫瓦里麻中桥,说起这座桥就不得不提到历任驻村第一书记吴志杰。
2021年7月,吴志杰来到果洛藏秀麻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村里的“过河难”问题。
联点村果洛藏秀麻村瓦里麻地区夏季草场,当地群众及牲畜转场涉水通行,雨季交通中断,绕行40多公里才能到达,冬季淤冰上路,通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吴书记了解到此事后第一时间向派出单位县财政局汇报,财政局非常重视,积极向海北州财政局和相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并与哈尔盖镇党委、政府,果洛藏秀麻村“两委”协商共同解决这件事。
去年5月,瓦里麻中桥动工,历时5个多月,宽5米、长54.04米,总投资320万元的瓦里麻中桥终于建成并投入使用,解决了一直困扰群众的难题,村民们亲切地将这座桥称为“书记桥”。“吴书记,这座桥修得好!现在乡亲们去乡上办事都方便了。”村民们说。
担任第一书记期间,吴志杰始终牵挂着群众的冷暖,关注着群众的生活。疫情期间,为了确保村民增收,吴志杰在派出单位的支持下,联系牛羊育肥专业合作社收购牛羊,去年11月,收购一家牧户3头牦牛,每头以7000元的价格交易,首次交易2.1万元,实现了牛羊销售开门红。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近年来,刚察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落实财政支农惠农政策,为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政策支撑和财力保障。
落实资金强保障 产业振兴促发展
“十四五”期间,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五大目标,积极争取并利用专项资金,加大对乡村振兴的财政支持力度,共落实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69亿元,主要用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信贷投放等民生项目。投入产业发展资金2.5亿元,占衔接资金总量的58%,实施了特色产业、高效畜牧业养殖、特色旅游业等58个项目,在县级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优化财政结构,全力支持乡村振兴,完成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等12个村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项目和吉尔孟乡秀脑休麻村等4个村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任务。通过“一卡通”方式发放草原奖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惠农惠民补贴资金8大类,共计4.12亿元。
为加快推进现代农牧业经营体系创新,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扩大生产和营销规模,本着“扶优、扶强、鼓励发展”的原则,2022年县本级投入资金615万元,设立助企纾困专项资金、农牧业经营主体考评奖励资金、牛羊出栏奖励资金,对支持农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各类市场经营主体进行奖励,并通过政府搭台、银企对接、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协作机制,共同发力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护人”,不断促进银企交流合作,增进沟通了解,鼓励引导金融机构靠前发力,提升金融机构敢贷愿贷的服务信心,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缓解了市场经营主体资金压力,推动金融和地方经济共同发展。
夯实基础强管理 创新办法显成效
为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提升资金效益,制定《刚察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和《刚察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办法,从资金规范使用、村集体“三资”有效管理、惠民专项资金日常监管等方面入手,细化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管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操作依据。将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纳入直达资金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督导,强化衔接项目和资金日常调度,采取“日调度、月统计、季通报”的方式,紧盯支出任务,督促各单位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和项目建设进度,促进项目效益尽早尽快发挥。2023年共落实财政衔接补助资金1.14亿元。
为加强绩效目标管理,按照《青海省预算绩效管理条例》要求,对年度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建立项目事前申报、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的项目绩效全过程监管体系和财政监督检查全覆盖监管体系,实行绩效、财会监督双监控,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导向性,切实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截至目前,共开展绩效评价项目83个,涉及资金2.48亿元;开展财政监督检查8次,检查资金4.3亿元,涉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小额信贷、“雨露计划”等。对查出的问题出具检查结论并反馈至各实施单位要求限时整改,同时上报县政府主要领导,层层加压,要求立查立改并及时上报整改情况,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安全性,有效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益。
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创新乡村财政财务管理机制,设立乡镇和村级会计核算中心,全县五个乡镇和31个村集体会计业务工作实行全县集中核算,实现了传统管理向现代信息管理、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分散式管理向集中型管理的转变,提升乡村财务规范化管理水平。
强化扶贫资产管理 确保资产效益发挥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州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强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使用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形成的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持续发挥扶贫项目资产效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按照“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和“到户类资产”,分别建立扶贫资金项目资产台账,做好确权登记;依据“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原则,做好项目后续管理工作;按照到户资产、到村资产、到县资产划分,依照有关规定及实际情况进行确权。2013—2020年全县共有扶贫资产936个,涉及资金49224.79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338个,涉及资金19945.97万元;公益性资产43个,涉及资金4292.55万元;到户类资产555个,涉及资金24986.27万元)。2021—2022年全县共形成衔接资金项目资产208个(经营性资产67个涉及资金15656.73万元、公益性资产74个涉及资金794.41万元、到户资产67个涉及资金3884.68万元)。及时督促各行政村做好项目后续管护,确保项目资金发挥效益。同时,制定了《刚察县村级财务管理办法》《刚察县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实施细则(试行)》为村一级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