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刚察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刚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深入落实州委“243”发展布局和县委“1136”工作思路,着力在培育优势产业、增强发展动能上谋长远、下实功,全县农牧业综合改革稳中有进,清洁能源发展动能强劲,生态旅游发展活力十足,民生保障扎实有效,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预期,部分指标增速创历史新高,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经州统计局初步核定,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0.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8%,两年平均增长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9亿元、增长4.6%,两年平均增长4.5%,拉动GDP增速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18亿元、增长4.4%,两年平均下降13.1%,拉动GDP增速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9.95亿元、增长5.0%,两年平均增长2.2%,拉动GDP增速2.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由上年同期的38:16:46调整为36:16:48。


一、生态农牧业稳步发展
2023年,全县实现现价农牧业产值9.9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6%。农牧业生产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种植业生产总体平稳。刚察地区播种面积12.87万亩,同比减少0.9 万亩。其中:粮食作物0.69万亩、粮食总产量1508吨;油料作物10.16万亩、油料总产量10463吨;饲草料1.99万亩;蔬菜瓜果0.03万亩;二是畜牧业生产向好。2023年,刚察地区牲畜存栏107.98万头只,其中:牛存栏26.21万头、羊存栏81.77万只;牲畜出栏37.68万头只,其中:牛出栏7.39万头、羊出栏30.29万只,肉产量12971.29吨。
二、工业生产稳中向好
202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74个百分点。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三大门类呈现“两增一降”态势。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0%。二是规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量呈“两升三降”特点。即:光伏发电量增长4.3%,石灰生产增长106.7%,颗粒饲料生产下降7.6%,风力发电下降1.2%,原煤下降100%。



三、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
2023年,全县上报投资项目共88个,完成投资16.64亿元,同比增长80.5%,高出全州增速67.7个百分点。按产业分析,一产完成投资同比增长5.4%;二产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09.5%;三产完成投资同比增长55.5%。按登记注册类型分析,国有投资完成投资同比增长87.2%;民间投资同比下降87.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成为全县投资稳定增长的主力军,同比增长126.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65.7%,拉动投资增速66个百分点。


四、消费品市场恢复明显
2023年,全县持续开展“线上+线下”双向促销活动刺激市场消费,打造“刚察夜宴·藏城印象”夜间经济名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9亿元,同比增长16.5%。


五、财政收入支出双增长
2023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92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31.0%,增长50.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37亿元,增长104.9%;非税收入累计完成0.55亿元,下降9.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22.23亿元,增长18.6%。

六、金融存贷稳健运行
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96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0.7亿元、增长7.1%,非金融企业存款12.26亿元、增长14.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4亿元、增长9.6%,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0.27亿元、增长16.7%;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6.13亿元、下降0.5%。
七、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收入比逐步缩小
2023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80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8.5%;城镇困难人员再就业17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70%; 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62人,完成年度任务的291%;城镇登记失业率3.23%;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4395人次,完成年度任务的110%;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13期789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5.2%。
根据住户调查资料,2023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78元、同比增长6.1%。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832元、增长4.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21元、增长7.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城镇3.1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由上年的1.82:1缩小为1.77: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附注:
1、指标解释
(1)两年平均是以2022年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2)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数据来源:财政数据、金融数据来自县财政局;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数据来自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属县就业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县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