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泉吉乡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州县关于农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突出重点工作,抓住关键环节,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求突破,不断盘活村集体经济,着力保障全乡农业高效发展。
6月正值春耕备播时节,新泉村种粮大户马啟荣正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商议筹备今年种植的种子和化肥等相关事宜。“土地托管给村里合作社了,从种到收,合作社全程服务,村民就等卖粮收钱了,还不影响其他劳动力外出打工挣钱,真的省力、省时还省心。”
近年来,新泉村以种植常规零散作物为主,由于人多地少,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外打工,只剩下老幼妇孺,土地产出率极低。为改变这种状况,新泉村党组织率先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村“两委”带头经营种植合作社,联合开发土地。同时,把村里闲散的劳动力吸纳到合作社务工,并且向全村提供全链条土地托管服务。
新泉村党支部副书记盛生梅介绍说:“新泉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提供土地流转和托管服务,将土地托管菜单化,村民将自家农作物全程托管给合作社,村里采取村民与村里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经营、利润分成,实现全程机械化,不仅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还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给予他们更多的就业选择和收入来源。2021年村里土地流转60户、流转耕地736亩;2022年土地流转65户、流转耕地936亩,今年将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土地流转亩数。新泉村合作社服务范围也进一步扩大,签约托管的土地面积达1045.05亩。”2023年本村68户流转土地835.05亩。共产生经济收益60.27万元,每亩实现分红287.62元。
村民郭永忠说:“今年我把12.41亩耕地流转给新泉村顺兴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增加收入5803元。我腾出时间在泉吉桥头承包4个售货亭,在旅游旺季出售工艺品、鱼食等,增加收入15万元。土地流转方式非常好,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从事其他工作,增加收入。”
土地要流转最初也让有些村民心里不踏实,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张启林就是其中之一,直到盛生梅和他打了一通电话后他才彻底放了心。“你家的地由村里种,机械化种植,现在正在春耕备播呢,你就放心在外挣钱,就等着年终给你分红吧!”张启林长年在外地打工,每到农忙时专门请假回来,不仅少挣一个月工资,来回折腾也花销不少。自从把家里的土地流转给村里的合作社后,他当起了“甩手掌柜”。“我现在土地全部给村里流转了,全程不用我操心,村‘两委’给我每亩180元土地租金,年底通过集体经济分红收益还好,又不影响我在外打工挣钱,真是一举两得。”张启林高兴地说。
像张启林这样在外务工的村民还有很多。针对部分农田承包到期、无劳动力、人员外出而田地荒芜的情况,新泉村根据“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发挥村“两委”引导作用,加强土地流转的规范引导,利用上级土地流转扶持政策,鼓励土地承包双方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每年对流转土地每亩支付租金180元进行保底,保障农民收入,去年仅种植这一项,村集体经济增收10.2多万元。同时,另行约定每年去掉合作社的成本和管理费以及上交村集体费用之外,将剩余资金对土地流转户进行二次分红,土地租金每亩180元,分红每亩287.62元,通过土地流转农民每亩收入达460元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泉吉乡党委书记金永清说,这几年泉吉乡党委按照党支部发动、村两委一核五队带头、农户参与的工作思路,推动党员干部联合村集体经济组织共聚合力,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以及村“两委”干部分组包保、入户宣传等方式,提高农户对土地流转的认知率。同时,通过效益分析和收益对比,引导广大农户改变旧观念,接受土地流转经营新理念,积极有序参与土地流转,盘活土地资源,有效解决了农户种植耕地产量低问题,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而泉吉乡也将继续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着力提升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为发展高质量农业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