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医”靠,群众心中的“好曼巴” ——刚察县全国基层名老藏医娘吉旦增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02日 消息来源:

   在美丽的青海湖畔,在美丽的刚察草原上,有一位人人敬爱的全国基层名老藏医娘吉旦增,他被牧民们亲切地称为“娘吉曼巴”(曼巴译为医生)。在30年的行医生涯中,娘吉旦增在党和组织的培养关爱下,从一名基层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成长为刚察县藏医院副院长,并于2021年评为全国基层名老藏医。他始终保持党员本色,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凭借着自己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守护着牧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哈尔盖切察村义诊现场前来就诊的群众络绎不绝,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大家早早地排起了长队。娘吉旦增带领县藏医院专家团队,全情投入、热情服务,给广大患者提供优质、便捷、价廉、安全的藏医药特色诊疗服务,零距离向群众宣传党的卫生健康惠民政策。今年55岁的娘吉旦增,依旧坚持每天去门诊坐诊,还经常抽出时间到偏远牧区巡诊义诊,他和他的团队用双脚丈量刚察草原,足迹踏遍了刚察草原的每一处角落,只要群众哪里需要他,他就会出现在哪里,辛勤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换来了牧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和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基层医疗服务作为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卫生健康基础。

   “牧民群众生活都不容易,能为他们节省不必要的开支是我的责任。”这是娘吉旦增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一心为民,情系百姓,他自己都记不清给困难群众垫付了多少次医药费。在娘吉旦增的办公室里,每天挤满了前来求医问诊的农牧民群众,长年累月的高强度工作,让娘吉曼巴眼睛时常布满血丝,但他不顾劳累依旧耐心细致地为每一名患者查看、诊断,不时用藏语询问病情,不停往返于门诊、治疗室,常常忙到顾不上吃饭。他常常觉得工作的时间不够用,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再能多看几个病人就好了”。从前来就诊的群众眼中不难看出,他们对眼前这位老藏医的信任和敬佩。娘吉旦增在近30年的行医生涯中给自己定了个规矩:不让患者做非必要的检查,能在门诊完成的诊治,决不留病人住院,能一次解决的问题,决不让病人多跑第二次。据不完全统计,娘吉旦增名医工作室年均诊疗人次高达3万余人次。

    “没有娘吉曼巴的诊治,我的下半辈子将在痛苦中度过。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位善良的好‘曼巴’,他让我重拾生活的希望,13年了,现在我的肝胆胃都治好了。”前来看病的沙柳河镇潘保村牧民公保当周回忆起这几年看病时的经历过往,眼含热泪地说道。公保当周还说:“每次来医院看病都找娘吉曼巴,他从不对病人端架子、发脾气”。娘吉旦增30多年孜孜不倦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精准掌握了藏医切脉、验尿、艾灸、放血、涂擦、按摩、拔罐、药浴等藏医传统诊疗技术,尤其是擅长对各种慢性、顽固性疑难病症的诊疗治疗。除了业务工作,娘吉旦增十分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传承,师带徒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对爱岗敬业精神的传承,在他的带领下9名基层藏医医务人员成为藏医骨干,分布在每个基层乡镇卫生院,真正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娘吉旦增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和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医务工作者奉献自我、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更是慎终如始地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贯穿于工作和生活中,践行了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来  源:县卫生健康局

布人:陶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