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精神下的民族团结小村庄——哈尔盖镇察拉村乡村振兴好故事
“听党的号召,国家需要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1958年,为了建设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世代居住在海北州海晏县的牧民仅用了10天时间,便离开了他们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草原,他们赶着牛羊,驮着帐篷,带着妻儿搬迁。就这样,刚察县哈尔盖镇多了一个叫做“东方红”的村庄,后又更名为察拉村。
如今的察拉村,是一个由藏、汉、蒙、回组成的有着171户592人的美丽、温馨的村庄,村庄被青山绿水环绕着,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人民,也和自然一样淳朴、善良、团结、互助,各民族村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村庄建设、村集体发展贡献力量。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到青海(刚察)视察工作,察拉村“两委”深受鼓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带领全体村民始终把发展产业项目、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2023年村集体通过周转母畜、土地流转、托养托管等方式收入43.8万元,村集体种植360亩青燕麦,实现村集体有收益,村民得实惠,11月中旬,察拉村党支部开展了“村集体经济结硕果,全体村民喜分红”活动,为179户631人每人发放8包青燕麦,总价值14万余元。各民族村民们欢聚一堂,共同见证集体经济的发展成果,共享发展红利。
察拉村在产业振兴的同时,坚持以活动为载体,营造良好村风、家风、民风,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组织各民族村民参与并开展“民族团结杯赛马会”“感恩奋进七十载辉煌”系列文体活动、“文化周系列活动”“三八妇女节”文艺活动、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在本村内常态化开展乱堆乱放、乱采乱挖、乱搭乱建、乱捣乱排等环境卫生整治,组织“一核五队”成员开展草原鼠虫害防治及图斑治理工作,组织村级保洁员并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全域及河湖范围无垃圾整治活动,既美化了村容村貌,又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营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昔日,察拉村的祖辈为了国家需要义无反顾,今日的察拉村村民正在以自己的方式谱写民族团结赞歌。
来 源:县哈尔盖镇人民政府
发布人:陶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