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尔孟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重要论述和省州县社会治理工作总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有效提升了农牧群众的幸福指数。
发挥治理“主阵地”作用。深入推行“一核引领”工作模式,全面提升改造各行政村党员活动室,落实环仓贡麻村、日芒村日光暖廊配套项目,为党员教育管理打造全新场所;规范“一室多用”,强化常态化轮班值守,着力提升党群服务效能上,整合归一各类矛盾调解室、法律咨询服务室等活动阵地,实现“低配”空间“高效”服务,做到“阵地常用、服务常在、群众常来”。同时,根据夏季游牧转场需要,常态化设立夏季草场便民服务点,群众办事距离不断缩短,干群共治广度不断延伸,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近年来,累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30余件,服务农牧民群众3000余人次。

日光暖廊

宣传活动
发挥治理“主抓手”作用。以“积分制”为抓手,围绕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设置4类16项评分依据,进一步积极动员群众参与“一核五队”促振兴工作,小小积分实现了农牧民群众从“袖手看”到“主动干”,从“等靠要”到“向前跑”的态度转变,有效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同时,以“村规民约”为依据,推行“十户联保”机制,设立“红黑榜”制度,从村集体经济中拿出专项资金对“红榜”进行奖励,对“黑榜”采取“结对帮带”“后进帮扶”机制进行引导,有效营造了人人遵守村规民约、户户争当模范典型社会治理氛围。自村规民约工作开展以来,累计评出先进模范典型家庭30余户,发放奖励资金1万元;

彩虹超市兑换点

红榜公示牌
发挥治理“主心骨”作用。主动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党员干部为“民情代言人”,将农牧民群众日常“烦心事、困难事”作为乡党委、政府的“第一议题”和“上心事”,为特殊群体、困难群众提供上门服务、暖心服务。民情代言人先后向乡党委、政府提报各类有效意见、建议60余件,乡政府解决50余件,转上级部门优秀意见建议10余件,真正实现了“民事民提、民事民决、众事重视、好事速成”。

牛粪文化艺术墙

回访救助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