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媒看刚察】坚持“国之大者”的责任担当 强劲推动生态优先发展——刚察交出“优良生态建设”绿色答卷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8日 消息来源:

环境好不好,候鸟先知道。现在每年有60余万只鸟类迁徙经过青海湖或在此繁殖,达到2007年以来最大值。

草原上,弯弯曲曲的沙柳河、泉吉河如银链般闪耀。经过多年整治,刚察县境内主要入青海湖河流断面水质持续保持或优于Ⅱ类以上比例为100%。通过河道修复治理、封湖育鱼、加大执法保护。青海湖湟鱼蕴藏量达到12.03万吨,较保护初期增长46倍,半河清水半河鱼的盛景再现。

五六月份的青海湖畔,湖水澄澈,绿草葱茏,阳光正暖,万物竞欢,一派生机勃勃的画面。

良好生态环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三年时间,刚察县着力推动生产生活逐绿而行——。

凝聚绿色共识,从社会统筹抓起,坚守住了生态文明底线。

“生态是我们宝贵的资源和财富。2021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刚察考察时强调:“守护好自然生态,保育好自然资源,维护好生物多样性。”

清理垃圾、养护草木、呵护水域、保护动物、从事旅游业……时下,泉吉乡冶合茂村人同时拥有了民宿老板、产业股东、生态文明工作队员、旅游从业者、新式牧民多种身份,一件件日常小事,让他们干得有滋有味。他们不仅建立起“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高效农牧产业体系,也依托自身资源参与旅游业中,仅2023年,通过有序参与旅游经营,村集体经济增收40万元。

加大绿色供给,从机制创建抓起,在风景线上创造美好生活。

3年来,刚察县空气质量稳步提升,优于全省空气质量考核标准,空气优良率持续达99%以上。县域内35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和国控省考断面水质优于Ⅱ类比例为100%。制定印发《刚察县“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推动发展的最大前提,河湖长、林草长责任体系实现全面覆盖,禁塑、垃圾分类、爱国卫生等工作深入民心。

聚焦绿色经济,好草场养出好牛羊好草场孕出好风光,好草场育出好未来。

“为什么要保护好草场?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村民们更加明白,生态好了,牛羊才会长得好,大家看得更远了,实际行动更多了。”果洛藏贡麻村党支部书记索南才夫旦如是说。

他表示,3年来,果洛藏贡麻村在环境整治、环境保护上有很大的变化,群众自愿一起结伴到草场上清理垃圾,保护草场的积极性特别高,全村畜牧业收入一年比一年增长得快。

“2023年,果洛藏贡麻村村民户均养羊200余只,向村民分红27万余元,用于村民社保缴纳和房屋保险金;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126.91元,同比增长8.17%;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7377.82元,同比增长16.81%;村集体经济收益达72.8万元;定期向高中、大学生发放补助金,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征缴率、上缴率均达100%。”

索南才夫旦说,在党和政府帮助下,村里有了很多好项目果洛藏贡麻村集民族村寨、民族商业街、帐篷营地、小木屋、特色农畜产品实训基地、现代科技种植养殖基地、智慧停车场为一体的乡村生态文旅产业已经初具雏形。政府还帮助开展餐厅服务员、装饰装修工、面点师等培训。

“果洛藏贡麻村村集体经济有望在今年突破百万元”,索南才夫旦信心满满地说。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三年来的齐心合力,最终浇铸成刚察如今的巨大转变。

刚察县委书记朱成青说:“习近平总书记到刚察考察后的三年时间,全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信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坚持保护优先,守护好生态绿色家园,构筑好生态安全屏障,不断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未来的刚察,必将沿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正确指引,自信坚定、稳健从容地走在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康庄大道上。”


来  源:青海观察

监  制:聂连其

总监制:谭  莉 

转  载: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