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青海湖畔刚察儿女向您汇报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9日 消息来源:

请总书记放心,我们永远牢记嘱托、团结一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建设美好家园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刚察)三周年之际


2021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饱含着对高原各族儿女的深情牵挂,亲临青海刚察视察,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大指示,为刚察发展寄予了厚望、指明了方向,全县广大党员及各族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总书记的脚步在刚察历史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它将永远载入刚察史册,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汇聚成新时代刚察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的前行力量。

三年来,刚察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刚察)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全县上下感悟领袖情怀、汲取思想伟力,以“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扬“开拓创新、不畏艰险、团结奋进”的刚察作风,“只争朝夕、雷厉风行、立竿见影”的刚察速度和“严谨求实、有质有效、精益求精”的刚察质量“三个刚察精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只争朝夕聚力干,不负韶华征新程,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转化为具体实践,刚察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展现出令人振奋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新气象。

三年来,我们跟随足迹、牢记嘱托,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政治定力,展现出刚察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之变。

我们言犹在耳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在百年奋斗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各有特点的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是激励我们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的初心使命。

三年来,刚察县以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目标、州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243”发展布局和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1136”工作思路为遵循,以“高质量基层党建推动基层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制定出台《刚察县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连续开展“党建提升年”和“党建提质增效年”活动,按照“钱往基层投、人往基层走”的工作思路,全面实施行政村“一核五队促振兴”和机关“一引领四提升”工作法,社区“两厅四站”“两新”组织建强“四个引领、三支队伍”,学校组织推行党员教师“双培养”工程,国企党组织选派党支部书记,推动党建工作有效嵌入各级党组织。持续开展“作风建设年”“作风建设提升年”等活动,深化6名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案促改专项教育整治和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走出了一条具有刚察特点、牧区特色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新路子。

又是一年初夏时,刚察县草原牧家、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一核五队”工作队全程助农促农,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一线得到有效解决,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量持续攀升,超50万的强村达到18个,占58.1%,最高村突破千万元;机关内“一引领四提升”工作法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社区内“两厅四站”为民排忧解难,全县上下呈现出一派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为民服务画卷。

三年来,我们跟随足迹、牢记嘱托,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历史使命,展现出刚察“两山”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的生态之变。

我们牢记于心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生态是资源和财富,是我们的宝藏。青海在生态文明方面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分量很重。要把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好、生态资源保护好”的政治责任。

三年来,刚察县委、县政府立足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结合县情实际,制定了《刚察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0年)》《刚察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刚察县网格化环境监管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组建生态综合管护队,形成“政府组织实施、生态环境部门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环境监管大格局,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有序推进,全域无垃圾示范县成果持续扩大,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行稳致远。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祁连山南麓生态环境整治以及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9座矿山20个采坑、65处图斑得到系统治理,“江仓一号井”治理模式成为高原高寒地区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的“刚察样板”。全面压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典型案例责任,大力推进矿坑环境综合整治,严格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投资近亿元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退化草原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有序推进重点河道水生态修复工程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治理,高标准完成高原鼠兔、高原鼢鼠等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深入推进封湖育鱼、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12.03万吨,人工增殖放流贡献率达到23%;普氏原羚数量较上年同期略有增长,全县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又是一年初夏时,青海湖碧波荡漾,草原上牛羊成群。我们始终以绿水青山的“颜值”不断换取金山银山的“价值”,一系列数据也印证着刚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全县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森林覆盖度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4.51%、70.67%,城镇污水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3.8%和99.8%,县域生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7%,刚察县的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

三年来,我们跟随足迹、牢记嘱托,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乘风破浪潮头立”的实干担当,展现出刚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变。

我们时刻不忘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青海要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大要求。

三年来,刚察县委、县政府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依托青海产业“四地”建设,有力有效推进“三大产业体系”建设,拉开了刚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序幕。农牧业综合改革进的态势在持续攀升。大力推进农牧业“五化”综合改革,推进生态农牧业“九个一”配套工程、乡镇“五个一”建设提标扩面工程,大力推广大户带动、联户经营、托管服务、股份合作、村组织带头“五种经营模式”,全县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达139家,培育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合作社10家、省级示范家庭农牧场17家,累计集约草场51.31万亩,规模经营牲畜近10.81万头只。培育壮大青湖农牧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等县域骨干企业,开发的罐头、速冻等农畜产品陆续走进市场。县属企业和合作社在省内外设立特色农畜产品体验直营店10余家,销售额持续攀升。积极打造“祁连山下好牧场,碧波荡漾青海湖”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刚察青海湖藏羊”“刚察青海湖牦牛”绿色有机品牌声名鹊起,牦牛鲜奶酒、牦牛肉干、菜籽油等11个产品获得海北“知名产品”等称号,“刚察藏羊”列入全国“一县一特色”中国品牌目录。生态旅游好的效益在持续提升。编制《2023年—2025年刚察县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规划》等方案措施12项,成功设立环青海湖零公里起点标志,伊克乌兰乡民族民俗文化体验区、圣泉湾生态体验区等四个观景点陆续开放运营,实现了向生态体验区、科普教育基地、民族文化体验区的蜕变。2023年共接待游客120.81万人次,同比增长85.23%;旅游收入3.92亿元,同比增长92.93%;宾馆、民宿等较2021增加20家,增加床位712张,旅游旺季民宿露营出现了“一床难求”的现象。特别是圣泉湾生态体验区迅速“吸粉出圈”,仅运营三个月就累计接待省内外游客19.3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38.92万元,直接带动就业32人,带动周边牧户65户,户均增收1.2万元,打破了以往环湖旅游“南热北冷”的被动局面,让环湖周边群众吃上了“生态旅游饭”。开发“遇见刚察”系列文创产品30余款,生产销售10余款,获青海省旅游商品文化创意大赛金奖,24家文化旅游企业销售收入达2102.3万元。成功承办了央视“湟鱼洄游季”大型新闻直播、“青海湖诗歌节”等系列活动,“鱼鸟天堂·藏城刚察”品牌形象知名度持续提升。清洁能源稳的基础在持续延伸。积极融入海北州打造大型清洁能源后备基地建设战略,多元化协调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7家规上光伏企业运行良好,新能源装机容量达58.05万千瓦,年总发电量突破4亿千瓦时,2024年有望达到7亿千瓦时。国家能源集团120万千瓦“源网荷储”等清洁能源项目先后落地实施。2023年县域内14家新能源企业共缴纳各类税收1.3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91%,新能源产业已逐渐成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又是一年初夏时,我们迎着党的二十大的冲锋号角,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以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坚定信念,亮真招、出实招、强作风、树形象,全县各项事业呈现良好势头。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左右;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50.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64亿元,同比增长80.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578元,同比增长6.1%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列全州第一,创刚察历史新高。

三年来,我们跟随足迹、牢记嘱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的同心毕力,展现出刚察各民族树牢“石榴籽精神”的交融之变。

我们记忆犹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才能长盛不衰”的殷殷嘱托。

三年来,刚察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总牵引、总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省委平安建设“十个一”工作要求,开展“基层治理提升年”活动,持续完善“五治融合”治理体系,强化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职能,深化“五级平安网”建设,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十三个一”和“十二进”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快“石榴籽家园”创建活动,积极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个一”工程,切实用“刚察声音”讲好“刚察故事”,积极探索藏传佛教中国化示范寺院,开拓新时代“枫桥经验”刚察化实践路径,开启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崭新局面。2021年以来,刚察县再次被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荣誉称号,获得省、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7个,州级石榴籽家园13个。

三年来,我们跟随足迹、牢记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宗旨意识,展现出刚察各族儿女安居乐业的生活之变。

我们紧盯嘱托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守人民情怀,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大指示。

三年来,刚察县委、县政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穿各项工作始末,全方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医疗等重要民生工作,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教育教学优先发展。研究出台了《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刚察县中小学(幼儿园)绩效奖惩实施办法(试行)》等系列政策性文件,每年设立700万元教育发展基金,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职工绩效薪酬,全县学前教育“两教一保”、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截至目前,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7.61%,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27%,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8.6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7.22%,中职招生347人。医疗保障有力有效。深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县财政每年投入医疗卫生预算资金451万元,编外人员待遇、村医养老保障等人员月平均工资水平提高近一倍;建立适应我县医疗行业特点的医疗机构薪酬制度,各级医疗机构每年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400余万元,人均每月达到1000元以上,重点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绩效工资月均最高可达5000元。搭建完成远程心电、远程检验、远程影像、远程会诊、双向转诊“五大中心”网络平台,向上与三级医院对接,向下与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互通。刚察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基层版)认证,急诊科、消化科等列入“省县共建特色专科”,呼吸儿科、创伤骨科列入“州级重点专科”,内镜下贲缩窄术等4项新技术填补了海北州医疗技术空白。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全力打造“藏医药浴小镇”,首次完成“仁青佐太”炮制和珍宝类藏药配制,填补了我县无生产名贵藏药的历史空白。创业就业多维发力。全面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持续稳定和扩大全县就业容量。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8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46人,城镇困难人员再就业92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5401人(次),劳务总收入由2021年的3662.6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5164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牢牢控制在省州3.5%以下目标以内,高校毕业生登记就业率保持在87%以上。宜居乡村更加和美。投入资金约4.7亿元,实施城乡建设项目44项,涉及房屋建筑、公共建筑等多领域,建成潘保村、果洛藏贡麻村、河东村“美丽宜居型”“基本整洁型”3个高原美丽乡村,完成6个老旧小区改造、集镇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制定《刚察县农牧民住房管理实施细则》,将自建房奖补资金纳入县级财政预算。试点单位垃圾分类率达95%以上,县城垃圾分类率达90%。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围绕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服务民生的工作主线,社保覆盖率和待遇实现双增长,异地就医总备案和医疗费用结算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直接结算率达97%。全面推广惠民暖政“社会救助公共服务二维码”,积极探索“1+8+N”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意外伤害保险实现全覆盖。

三年弹指一挥间,青海湖畔刚察县,旧貌换新颜,环境整洁优美,村民生活温馨和谐。房屋建好了,基础设施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产业发展壮大了,群众腰包鼓起来了。回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果洛藏贡麻村视察时,与群众亲切交谈,“用的是自来水吗?污水怎么处理?”“你们生活上还有什么期盼、什么打算吗?”“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都是兄弟姐妹”,总书记的询问句句情深。如今,全县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7245元,增速为14.9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121元,位居全省各县第二名。特别是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的藏族村落,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261.63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2.81万元,较2020年翻了一番,并先后荣获“刚察县民族团结示范村”“青海省脱贫攻坚先进村”“全国社会治理示范村”“全国美丽休闲乡村先进村”等称号。

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始终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康庄大道稳步前行,只要坚定不移按照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蓝图走下去,一任接着一任干,刚察大地就一定盛开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和民族团结的圣洁之花。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引的道路感恩奋进,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出新时代刚察高质量发展新路。

请总书记放心,我们永远牢记嘱托、团结一心,永听党话、永感党恩、永跟党走,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建设美好家园!


来  源:县委办公室

撰  稿:王延山

审  核:张富强

监  制:聂连其

总监制:谭  莉 

转  载: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