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刚察:乡史馆里看变迁 老物件中忆乡愁
走进一段历史,品味一段乡愁。对于远离家乡的人来说也许是故乡的一座山、一片湖,但走进这座浪漫泉吉·文化之乡,便会发现原来乡愁还可以“装”进家门口的“乡史馆”。走近这座馆,缓慢推开昨日的窗户,轻轻拂去岁月的尘埃,阅一张张图片,穿越泉吉浩瀚历史;读一行行文字,经历泉吉沧桑岁月;看一件件老物件,感受泉吉先辈的人生过往,风土民情。从最初的游牧迁徙到现在的定居兴牧,一代代泉吉人用血汗与智慧,勤劳与勇敢,送走了贫穷落后和愚昧,换来了青山绿水和幸福小康。翔实的史料、流动的线条、器物的展示,以及视频资料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让先辈艰苦卓绝的过往史、可歌可泣的奋斗史、筚路蓝缕的发展史在此刻交相辉映。
“首先要突出一个‘史’字,其次是回答好乡史馆为谁而建的问题,才能让乡史馆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休闲之家’”清晨的例会中,泉吉乡班子成员们正激烈讨论着关于乡史馆建设工作的事宜。在此次乡史馆建设工作中,泉吉乡一直秉承“历史·落地·扎根”这一主题,坚持“乡史馆为村民”的根本原则,通过座谈会、专题调研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相继召开乡史馆工作推进会、研讨会等,统筹推进乡史馆建设工作。以泉吉乡历史文化特色为背景,编修历史沿革、优秀榜样大事记、图文资料、实物展陈和荣誉展示等方面内容,并以“历史沿革、村容村貌、人文特色、生活变迁、民俗风情、村民饮食、乡土特产、名人贤士、奇特景观”九个模块为重点,以“县级投入、乡镇自筹、社会捐赠”的资金物品投入机制为抓手,调动多方力量参与建设,发挥广大农牧民党员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整合资金物品、人才、调研成果等要素,为乡史馆建设提供有力支持。截至目前,共投入各类资金24万元,征集老照片、旧物件60余件,摆放各类农畜特色产品及民族特色产品20余件。
“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些历史和先辈们开荒拓土的故事,激励泉吉下一代,砥砺奋进,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我们也将继续收集各类镌刻红色印记、浸润历史温度的乡史、旧物件等,全方位展示泉吉乡的乡愁”,泉吉乡党委书记金永清说。
历年回眸,历年等待,历年的泉吉,继往开来。乡史馆的建设更好地记住了乡情、留住了乡愁,打造出凝聚人心、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和窗口,泉吉儿女勇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真正擦亮浪漫泉吉•文化之乡“金名片”。
当下,大湖北岸的泉吉儿女正带着希望的种子,以国家清洁能源产业基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契机,推动泉吉乡不断走向新的辉煌。(完)
来 源:新华网
作 者:周毛措
责任编辑:丁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