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以“迅”防汛,凝心聚力打好“主动仗”
近日,连续的强对流天气让乌云多日笼罩了刚察县,出现持续较强降水,形势十分严峻,面对今年的防汛“大考”,刚察县高度重视,紧紧围绕省委书记陈刚调度全省防汛工作时强调的“三个前所未有”和“动起来、统起来、严起来”要求和省州党委、政府对有效应对强降雨各项工作部署,紧盯雨情水情汛情险情,以“迅”防汛,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御工作,以“万全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坚持未雨绸缪,绷紧风雨一线坚守初心的防汛“思想弦”。强化组织领导。全面落实防汛主体责任,以“常备不懈、以防为主”为目标,严格落实县乡村社包保责任,选派各级联点领导、防汛责任人316人下沉至乡镇、村社开展督导检查,“叫应”基层干部、企业负责人557人次,确保风险隐患排查到位,工作责任落到实处。充实防汛物资。不断强化应急处突准备,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储备编织袋、麻袋、防洪挡板等防汛物资15大类41716件,并及时将其中十大类38824件物资调拨至乡镇一线,协议储备大型机械设备53台、各类应急运输车辆118辆,全面增强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加强值守防范。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切实做好应急电话接听、设备运转维护、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同时,加强与各部门协调联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雨情水情,按上级部门要求及时做好雨情、灾情报备,确保信息及时传达,预警及时发布。
坚持科学调度,下好紧要关头万无一失的防汛“先手棋”。强化会商研判。成立工作专班,组织各乡镇、应急、气象、农牧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召开县级层面各类汛期工作会议10次,开展“滚动式”会商调度60次,及时研判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部署相关工作。同时,针对强降水天气过程,启动县级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压紧压实防汛工作“责任链”。开展重点领域隐患排查。围绕重点河流、水库、桥涵、临水临崖路段、水利设施等重点区域和部位全面开展防汛风险隐患排查,巡查河道堤防、道路桥梁隧道涵洞、低洼易涝点等340次,排查隐患135个并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巡查景区景点、露营基地、接待点30余家,坚决运用“关、停、撤、转、巡”措施,建筑工地停工8处,转移撤离务工人员125人,并对县域内景区、露营基地进行适时关停处置;排查县城建成区低洼易涝积水地段、各类窨井等市政公共设施,修复排水点6处、清理路面垃圾积水42处、420余方;强化寺院、中小学、幼儿园等场所防汛隐患排查,及时转移寺院僧人,并对全县10所幼儿园在9月4日-9月6日实行停课措施。做好危险区域警示宣传。根据巡查排查情况,在易出现洪涝灾害的水域、地质灾害隐患点、桥梁等位置设立警示牌70余个,并及时向五乡镇发放风险隐患告知书,确保所有风险点都能得到妥善处理和有效控制。
坚持闻汛而动,筑牢关键时期主动担当的防汛“安全堤”。当好宣传员。及时印发《关于做好本轮强降雨防范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近期强降雨期间防汛减灾工作的提醒函》等,通过融媒体、刚察政务、走进藏城刚察等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灾情预警信息34条,组织各乡镇、各村社通过微信群、广播、短信等手段,第一时间向农牧民群众发送预警信息,指导农牧民群众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当好预备员。围绕应对突发事件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全力以赴开展防御工作,县级层面开展汛期山洪、地质灾害转移避险应急演练2次,五乡镇均开展1次,31个行政村、8个社区均开展一页纸应急演练1次。坚持“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转必转”原则,迅速转移全县夏季牧场、临河等易发生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群众,截至目前,设置避险点46个,转移避险291人次,撤离夏季牧场沿河帐篷13顶,全力保障农牧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当好战斗员。以消防、公安民警、矿山救护队为主体,组建专业应急队伍10支186人。以民兵为主,生态管护员、应急明白人为辅,组建应急救援队伍44支998人。
下一步,刚察县将持续主动对照省州防汛减灾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紧盯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部位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精准实施防汛减灾各项措施,牢牢守住“不伤人、不亡人、少损失”的底线目标,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来 源:县政府办公室、县应急管理局
撰 稿 人:王璐
责任编辑:王璐
一审一校:王璐
二审二校:陈晓辉
三审三校:魏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