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引擎”带动压公麻村跑出 “加速度”
走进刚察县伊克乌兰乡压公麻村,四通八达的水泥路串起村社的户户人家,道路两旁的迎客松树如士兵一样整齐排列。清晨,村里显得异常热闹,忙着收拾卫生的保洁员、赶着去养殖场上班的工人、疾步上乡政府办事的村书记……秋末,压公麻村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息,乡村振兴的“景秀画卷”在这里渐渐变为现实。
近年来,压公麻村以推动农牧业综合改革工作为契机,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按照“小切口、有特色、做得实、可推广”的产业发展思路,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实施“村组织带头”“大户带动”等经营模式,建立党群致富“共同体”,走出了一条党建领航、产业兴旺、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的新路子。
压公麻村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两委”攻坚力量紧紧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以全县畜牧业“五化”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乡镇“五个一”配套设置建设为载体,按照“1心6区20个单位”模式,培育多胎藏羊、两年三胎等高质量发展体系,以整合草场牲畜的形式解决剩余劳动力、联农带农,为村集体创收。截至目前,出售藏羊230只,经营额实现9.59万元。

2023年9月,压公麻村成立了牛羊肉直销店,直销店作为宣传推介销售压公麻村标准化养殖场牛羊肉的平台,是“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具体实践,也是打造刚察“草膘”牛羊肉品牌、促进产供销对接、促进共同富裕的踊跃尝试,对加快伊克乌兰乡特色产业发展,打造牛羊肉养殖全产业链,促进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1年以来,压公麻村养殖场、牛羊肉直销店、党群综合服务中心迎接各级检查、督导、观摩50余场次,在一次次的讲解座谈中,心系全村经济发展的村党支部书记拉藏南吉对全村经济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在此后的日子里,他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道为养殖场、直销店寻找合作伙伴、拓宽销售渠道……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两委’,只有过硬的班子,才能有高素质的党员队伍。要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就必须当好村‘两委’,当好这个‘舵手’。”拉藏南吉说。
乡村振兴,关键靠人。随着乡村全面振兴步伐的加快,一批爱牧区、专技术、善经营的大学生毕业返乡扎根广袤无垠的大草原,决心为牛舍羊圈挥洒汗水,发展特色产业,带领乡亲们增产增收。
“返乡大学生,生于村、长于村,对村子既了解又有感情,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又见过世面,‘新人’的到来为我们村子注入了新思想、新活力。”压公麻村“两委”成员红华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拉藏南吉大学毕业后,就有着到村任职的意愿。拉藏南吉平日里的良好表现在群众中树立了口碑,因此2021年换届时,他顺利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自此他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带领村民积极投身到农牧业综合改革工作,将村农畜产品做大做强,通过入股、托管等“新”形式,联农带农41户,解决剩余劳动力19人。
在多次赴外考察学习后,拉藏南吉开始推广羔羊早期断奶、藏羊“两年三胎”、牦牛一年一胎等科学养殖技术,开展合作社生产区视频监管、牲畜身份识别、精准补饲、疫病防控等技术,引进无人机设备2台,有效增加畜牧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
“村里有了自己的产业,村民收入才能提高。”拉藏南吉说。
2023年村集体经济达50万元,同比增长19.3%;预计2024年村集体经济达54万元。
乡村广阔天地,青年大有可为。伊克乌兰乡将持续健全青年后备人才储育机制,聚焦精准储备和作用发挥,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引导大学生返乡到村,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美丽画卷中练就本领,展现作为。
压公麻村致富带头人俄日尖参常说,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叫富。他主动与村里的群众交流,鼓励他们通过草场流转、牛羊入股、生产托管等方式当合作社股东。俄日尖参经营着祥祝唐牧藏餐馆和尖参家庭牧场,与刚察县颂赞酸奶店合作。



来 源:海北祁连山报
总监制:李 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