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乡土人才“破土飘香” “出圈”更“出彩”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1日
消息来源:
乡土人才作为基层发展宝贵的人才资源,作为引领基层群众迈向美好生活的“领路人”,支撑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需要在拓源头、厚沃土、强磁场上下足功夫,厚植乡土人才成长的“沃野良田”,让他们如雨后春笋般“破土飘香”,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出圈”更“出彩”。
用好乡音共情、乡情连线,唤乡土人才“候鸟归巢”
“大学毕业之后,想过留在西宁,毕竟就业机会多,回家就意味着自己一个人从头开始,但是一想到家人都在刚察县,思来想去还是打算回家乡发展,一开始确实很难也很疑惑,但是坚持下来后所有的事情都步入了正轨。”刚察县伊克乌兰乡压公麻村有名的养牛专家俄日尖参说。
刚回家,俄日尖参成为仙女湾景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在日复一日接待游客的过程中,他惊喜地发现,当地的草膘牛羊肉和酸奶等特产深受各地游客青睐,于是,一个自主创业的想法在他内心悄悄萌芽。

2022年,尖参家庭牧场正式成立。2023年,申请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新建了700㎡的牛棚、80㎡的储草棚、30㎡的兽医室和铡草机等其他的设备。俄日尖参介绍,他家原有草山975亩,为了减轻天然草场压力,维持草畜平衡,保证家庭牧场的长远发展,他和父亲才让扎科在和邻居的协商沟通下,将草场扩大到了5160亩,牦牛存栏就达到了370头。在此期间,他还和刚察县颂赞酸奶店达成了合作,将家庭牧场所产牛奶以订单收购的方式送货上门,实现收益10万元。同时,开设祥祝唐牧藏餐吧,实现收入达10万左右。“我和他妈妈很开心,儿子毕业之后可以回家陪在我们身边,现在虽然很忙但是离得不远,偶尔家庭牧场的事情我可以帮帮忙,有时候儿子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我还可以以过来人的身份跟他商量,给他支支招。”这才让扎科一脸幸福和满足。在伊克乌兰乡,像俄日尖参这样依靠家庭牧场发家致富的例子还有很多,近年来,伊克乌兰乡依托雄厚的畜牧业资源,引导群众投身于家庭牧场和合作社创建。同时,结合相关补助政策和现有技术力量,对养殖户给予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有力推动了畜牧产业快速发展,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子。西宁市城北区刚察青海湖牦牛藏羊肉直销店门口围满了人,走近一看,伊克乌兰乡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推介会正在举行。直播达人冷知布拉布旦开始拍摄、直播:“大家好,我是‘布拉登’,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西宁市海湖大道,身后就是我们刚察本地的牛羊肉,这里的牛羊肉肉质鲜嫩、价格美丽、好看又好吃,欢迎大家前来采购......”“布拉登”以其美食探索的特色和广泛的社交媒体影响力,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购买。

“直播带货,有它特有的规律和技巧,绝非在镜头前喊几句‘买它’那么简单,我平时闲暇时间都会在抖音、快手看直播达人如何推销产品,也在积极学习用汉语直播。慢慢地,直播间人变多了,销量也高了。”压公麻村直播达人冷知布拉布旦一边翻看后台直播数据一边说道。今年以来,伊克乌兰乡持续壮大属地“乡土网红”队伍建设,借助“牧区网红”力量,采用“短视频+直播”形式实现从网红流量到牧区发展能量的成功转变。以“每村至少有一名带货主播”为出发点,邀请专业人员为“牧区网红”开展“一村一主播”电商直播人才培训1次,此次培训不仅是一次职业技能的提升,更是一场乡村振兴理念的传播。“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快手、抖音账号运营和直播带货的新方式,我要把学习到的知识带回村里,化身“刚察牦牛藏羊肉”推介官,用电商直播的力量,讲述伊克乌兰乡的故事,展示伊克乌兰乡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作贡献。”角什科贡麻村直播达人“残疾人更桑吉”说。在伊克乌兰乡,像他(她)们一样,通过直播带货,让家庭增收致富的人越来越多。“我是2015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毕业之后在刚察县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工作了三年,这三年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也想自己闯一闯,2018年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服装店,但是后来因为疫情原因生意不景气,服装店就此夭折。”尚木多村“两委”成员杨杰布加在跟同事们分享他的毕业“坎坷”经历。

服装店生意的失败并没有打消他自主创业的劲头,2021年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支持投入66万元开设了瓦颜养殖家庭牧场,目前家庭牧场有400平方米暖棚一座、200平方米储草棚一座、40平方米办公室一间,自家庭牧场设立以来,整合附近草场3100亩,现有草场4100亩,联农带农3户5人。2024年,以“家庭牧场+直营店销售+线上销售”模式,出售牛53头,营业额达39.75万元。“瓦颜养殖家庭牧场的肉是我们直营店牛肉的主要供货源,肉的品质好,而且我们服务也到位,平时线上销售发往各地的肉都是按照顾客要求切割,由杨会计和直营店的工作人员亲自打包,各方面都很用心,顾客吃得也放心。”尚木多村党支部书记西热切智说道。

2022年1月,经尚木多村群众选举,杨杰布加成为尚木多村“两委”成员之一,担任尚木多村会计一职,除了村级报账事宜,闲暇时间还要帮党建信息员、驻村干部完成村级日常事务,他说都是村里的事情,不存在分内和帮忙一说,将近三年的工作时间,他参加了聊城—刚察致富带头人培训、高素质农牧民培训等各类培训,业务知识也有很大提升,也收获了同事的一致好评,工作也干得愈发得心应手。“伊克乌兰乡返乡大学生目前担任村‘两委’的有5个人,也是我们党支部书记后备培养的主心骨,我们深知乡土人才队伍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顶梁柱、主力军,是推动乡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财富,下一步,我乡将按照树‘头雁’、助‘强雁’、育‘雏雁’的思路,通过政策激励、搭建平台、人才选育等方式,充分释放‘头雁效应’,着眼做好乡土人才培养‘下半篇文章’,为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牢人才基础。”伊克乌兰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羊毛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