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食堂飘出幸福味道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3日 消息来源:

    今年,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村级互助老人幸福院建设,不断完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提升辖区老年人生活质量。


图片


                   老人们的幸福时光。

西海全媒体记者 李皓 文/图

家门口的暖心港湾

11月10日中午时分,记者走进沙柳河镇城南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食堂的菜香扑鼻而来。食堂内桌椅紧凑整洁,菜品丰富多样,老人们一边聊着家常,一边享用着可口的饭菜,暖暖的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65岁的东智加大爷是老年食堂的常客,他几乎每天都来此就餐“两个孩子都在牧区,平时我一个人住,早上在家吃口糌粑,中午的时候到社区食堂吃饭,味道好,工作人员服务也好。”

“我们的食谱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及时调整,除了讲究荤素搭配,也很注意营养均衡。”城南社区党支部书记李雅清说,城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可辐射周边22个小区的老年群体需求,平时不仅有助餐服务,还会为老年人免费提供理发等服务。

像这样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沙柳河镇的4个社区已完成全覆盖。专业化的设备、精细化的服务、台账式的管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成为各社区60岁以上群体的暖心港湾。

村里面的幸福滋味

一碗热饭、一盘家常菜,看似小事,却是民生大事。为有效解决空巢、高龄、失能等老年人做饭不安全、吃饭不方便等问题,沙柳河镇在各行政村推进老年食堂建设。

同社会化餐饮相比,沙柳河镇村级老年食堂公益属性较强,要实现价廉物美,离不开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的支持。

“成立互助老人幸福院初期,老年食堂每月大约要亏损4000元,除了县级民政部门的补贴,多亏了村里各位乡贤的慷慨解囊和公益组织的捐款捐物,现在已经逐步实现收支平衡了。”红山村党支部书记宋海清介绍。为保障村级老年食堂长效运行,沙柳河镇通过“个人出一点、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菜园供一点、志愿做一点”的多方支持模式,让老年人愿意吃、吃得好,让负责人愿运营、能运营,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沙柳河镇7个行政村通过新建、改建、委托等方式,已全部设立完善村级老年食堂,老年人在老年食堂不仅解决了基本生活需求,更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邻里情谊,分享生活点滴。

老年人的守护灯塔

“您来啦,今天身体怎么样,膝盖还疼不疼?走路不方便就记得给我们发语音,我们把饭给您送过去。”城东社区志愿者多杰太正在同前来就餐的索南大爷聊着天。

“我们发挥党建大联盟优势,邀请联点单位的党员作为特邀监督员、爱心志愿者,为就餐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实现群众参与、志愿管理,在辖区营造出敬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城东社区党支部书记冯玉清介绍。在城东社区的老年食堂里,时常能看到许多社区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为老人端菜、陪老人聊天,对于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志愿者们更是主动上门服务,将关怀与温暖送到家中。

民以食为天。老年食堂的建设不仅关乎一餐一饭,更关乎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冬天虽然寒气袭人,但沙柳河镇的老人感受到的却是满满的温暖和关怀。


来  源: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