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人社局拿出实招 把“民生清单”变为“幸福账单”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消息来源:

    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鲜明的民生底色支撑。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奋斗目标。

    今年以来刚察县人社局立足本职,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要求和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前进动力、力量源泉和奋斗指引,把群众“关键小事”当成“关键大事”来办,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质感”。截至目前,承担的15项下目标任务全部超额完成;受理线上业务3200余笔。招聘夜市的创新举办、首批搭建的“零工驿站”相继投入使用,首个创业孵化基地项目的建设,公共就业“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基本形成……这是一项项人社“民生清单”,也是人社服务为群众兑现的“幸福账单”。

图片

    稳住就业基本盘,托起百姓“幸福感”。

  将就业服务资源送到群众心坎上,点亮万家灯火,提升群众就业的幸福感

    “没想到逛夜市还能遇上招聘会,我赶紧过来了,想看看有没有适合的工作机会。”一名求职者笑着说……今年以来,人社局为群众提供群众心坎上的服务,实招频出创新、下大力气将求职招聘和夜市经济相结合开展了5场“招聘夜市”活动通过线上直播带岗、线下招聘送岗、入企宣传扩岗、扶持创业生岗,拓宽就业服务“就业半径”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8,为企业解决用工需求50余人,让群众的“就业饭碗”端更牢、更稳。厚植创业沃土,开展创业服务5次,全力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质增效,累计举办拉面工、家政护理、大学生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技能培训班13期627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1%。同时,为落实就业服务政策,优化就业环境,满足灵活就业人员、零工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的就业需求,首个零工驿站正式挂牌成立。积极策划申报“生态旅游”“刚察黄蘑菇”2个劳务品牌的创建工作,并力争年内实现劳务品牌“破零”目标。建设刚察县首个总投资为1200万元占地3000 ㎡创业孵化基地发挥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作用,建立就业见习基地10家,累计吸纳高校毕业生35名。

图片

  算好民生养老账单,守护群众“踏实感”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县委十五届七次全会指出积极响应连续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推进社保参保扩面。

    “请把头抬起来一点,面对屏幕,我们要进行人脸识别,点点头,眨眨眼……”走到群众中,既做政策宣传员也当人社政策服务员。今年以来,人社局坚持覆盖全民“强保障”,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助力幸福指数提升。养老、工伤、失业保险累计参保人数达6016人、6113人和3169人,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累计为企业退休人员、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发放养老保险待遇13377.59万元,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923.91万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全面完成了1144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1089名企业职工养老保险3457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待人员待遇调整工作。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及时追缴冒领养老保险金,以实际行动守护好老百姓的养老钱。持续推进社保高频事项“一网通办”“全程网办”“跨省通办”,实现养老保险转移等高频事项在规定办理时限基础上提速50%,梳理不见面事项26项,承诺制事项4项,取消 40项证明材料,简化经办流程、 压缩办事时间,做到了“一事项一指南”。

 

图片

    扩大医保参保覆盖面,撑起百姓健康“守护伞”。

    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事关民生大计,既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现实需要,也是减轻百姓医疗负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良好举措。2024年,我们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组织推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222人,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3.75%;城乡居民参保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5875,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1.55%,圆满完成年度参保扩面目标任务。同时,依托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建设,推进高血压和糖尿病“两慢病”全周期健康管理和分级诊疗改革。通过家庭签约医生精准识别符合门诊慢特病种申请条件的目标人群,累计指导帮助参保群众办理门诊特殊病种300余人次。联合卫健部门在刚察县圣泉湾生态体验区创新性设立“圣泉湾生态体验区医疗服务点”。内设医保专网系统,景区游客可凭身份证件在圣泉湾生态体验区咨询医保政策、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医保电子凭证激活等多项业务,从而助力刚察旅游产业发展,满足游客的医疗保障需求,为游客提供安全感十足的“医”靠。

    加强权益保障,织牢劳动关系“和谐网”

    打造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以劳动者权益为落脚点,织牢劳动关系“和谐网”,撑起劳动者权益“保护伞”,让劳动者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太感谢你们的工作人员了,那么尽职尽责为我讨回公道,今天这面锦旗,就是想表达我对你们的感谢。先生紧紧握着执法队员的手,激动地表达内心的谢意。2024年,以创建“法治人社”为目标,用“法治人社”精神赋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严格依法办案,努力提高效率,做到程序合法,实体公正,优质高效,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年内受理仲裁案件9件,结案率100%工伤认定14起,推广签订电子劳动合同300余份。全县共建立基层调解组织50家,其中非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18家,国有企业调解委员会11家,各乡镇、社区及事业单位调解中心21家,选树金牌调解组织2家,自仲裁线上办案系统开通以来,实现了所有案件网上录入工作。

图片


来 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