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省州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泉吉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刚察)重要讲话精神,紧扣省委“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工作要求,认真按照州委“243”发展布局和县委“1136”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基层党建工作要求,强基固本、守正创新,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推动泉吉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强化思想教育,夯实政治根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全乡广大党员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结合乡情工作实际,运用分类理论教育学习方法,依托线上+线下学习模式,线上以“学习强国”“青海干部网络学院”“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学习平台强化党员理论学习,培养新形势下日常学习模式,传达党的声音;线下以召开党委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三会一课”、周一例会、党员冬春轮训会,组织党员谈认识、谈体会,始终在思想上和政治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截至目前,共征订各类书籍300余册,开展学习教育宣传7次,参加学习600余人,专题组织生活会8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州、县委关于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相关工作要求,8个党支部同步制定学习计划,党员个人制定学习计划59份;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扩大)会议5场(次),参与100人(次);8个支部开展交流讨论8场(次),参与人数213人(次);“划清界限”方面明确表态213人(次);针对年老体弱党员开展“上门送学”辅导4次。为6名流动党员寄送学习材料6份,电话提醒6次、开展线上学习5次。同时组织全乡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利剑向蝇贪》,运用生动鲜活的案例开展警示教育,集体廉政谈话1次、一对一谈心谈话20人次,警示教育3次。梳理关键岗位16个,涉及32人(班子成员11人、秘书1人、党建信息员4人、村(社区)党支部书记7人、一核五队指导员4人、驻寺干部3人、会计1人、出纳1人)。

健全责任机制,聚焦问题导向。围绕党建工作思路,切实发挥党委“统领全局、科学谋划”作用。在加强统筹谋划,提升组织领导力上,围绕党建中心工作,严格执行领导班子分工负责、工作协调制度,建立党委书记为党建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按照《村干部日常管理办法》,落实村干部坐班制度。在突出组织引领,凝聚基层活力上,构建主体明确、职责清晰的责任体系,制定《村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优化确定党建工作目标,分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倒逼村党支部书记、驻村干部、党务工作者知责明责、履责尽责,夯实队伍建设之基。认真履职尽责,落实党建“六个一”,在组织召开一次书记专题会上,对上半年及下半年基层党建“一核五队促振兴”“两厅四站”等工作开展进行安排,分析党建工作中的亮点成效和存在问题;在组织召开一次抓基层党建工作会议上,通过召开乡党委会,专题研究党委委员包干指导各村党建工作责任制,开展乡党委委员包干指导各支部党建工作机制;在安排一次基层党建的专题调研上,围绕村党支部书记如何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开展调研;在研究解决一批重点问题上,选定宁夏村为“一卡治村”工作试点,以积分制做好乡村治理新模式;在树立一批工作样板上,以圣泉湾生态体验区为点,以环湖西路为线,积极延伸圣泉湾服务模式,全力以赴推进圣泉湾露营基地提档升级工作,量身打造泉吉“一点一区一宿”(泉吉乡桥头湟鱼观赏点+圣泉湾生态体验区+梦蓝圣境旅游度假村)泉吉西海岸旅游精品线路;在写好年度的述职报告上,聚焦聚力、精准施策,突出党建引领,压实责任、健全机制,从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建引领、乡镇发展、平安建设等方面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写好年度述职报告打牢基础,助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深化党建品牌,凝聚党建合力。组织召开“一核五队”专题会,深化村级“一核五队”、社区“两厅四站”职能作用,强化党委委员包村党建联系指导工作制度,健全“五队”队员约谈、调整、处置机制,深化调整队员32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情100余件。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心骨”,紧扣社区“网格化”管理和“组团式”服务联动融合,依托县级“两厅四站”工作法,通过创新社区服务模式,全面提升泉吉社区服务居民能力。截至目前,成功解决12件居民意见建议,同时为老政府家属院12户30人解决深水井1处,合计8000元。为黄玉农场户籍人口5户居民的困难问题住房、养老等已上报有关部门回复,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居民办事厅按月办件量统计2月至11月办件量723件,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生活,受到了居民的广泛好评。

抓实党员教育,筑强战斗堡垒。聚焦全面提升村干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采取“结对子、一对一”帮带形式,确定由6名驻村工作队员及12名驻村干部与村级25名村“两委”干部一一结对。同时,制定跟班学习计划表,采取分批分类方式,组织25名村“两委”班子村干部,分批次到乡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服务办公室进行跟班学习。实施“223”村级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人才库”及“后备人才库”,调整更新培养储备各类后备人才115名。储备入党积极分子21名,年内发展党员7名(35岁以下7名、大专以上学历4名),确保235名全体党员按时足额交纳党费。同时积极组织农牧区党员开展冬春训三期,轮训209人次,不断推动理论学习在基层走深入实。建立党员档案室1个,建设共投入资金2.6万元,其中县级投入1万元,乡镇投入1.6万元,共配备电子档案柜(架)8组。2024年1-3月份对照党员发展五个阶段25个步骤整理完成党的十八大以前党员档案60份,党的十八大以后党员档案160余份。

探索发展新径,助推基层发展。深化落实村(社区)“十有”工程,其中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多功能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村(社区)综治中心、村级卫生室、幸福食堂、驻村干部宿舍、爱心超市、文化广场于2024年前按照建设标准建设6个村、1个社区均已达标。2024年投资1.2万元,改造提升村幸福食堂2个;村级爱心超市1个,年内发放积分500分,开展积分兑换活动1次,兑换积分500分;投资8万元改造提升切吉村村级文化广场,新建舞蹈室一间;投入资金1万元改造提升驻村干部宿舍2间,惠及3名驻村干部;截至目前,各村和社区已组建志愿服务队7支,年内开展实践活动30余次、开展宣讲活动12次;接待群众68人次、征集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意见建议1条;配备村调解员12人、社区调解员2人,年内共处理矛盾纠纷18起;配备村医6名;驻村干部宿舍于2024年前已配备,现有驻村干部宿舍3间,其中有1间单人宿舍、2间双人宿舍,共有住宿干部6名,2024年于2024年前按照建设标准,6个村、1个社区均已达标建设于2024年前按照建设标准,6个村、1个社区均已达标。截至目前,年内共开展活动16次,开展活动内容包括三八妇女节、端午节、趣味运动会、篮球赛等各类文化活动。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按照“村上谋划、乡上引领、取得实效”的原则,分步实施党建+项目,如:年乃索麻村开展订单化牛羊出栏,以高于市场每公斤2.5元的价格为群众增收;在圣泉湾景区建设中,冶合茂村集体公用草场置换牧民草场200亩,置换后草场入股仙湖公司进行分红,1200名村民分红45.6万元。2024年各村村集体经济均达到79万元以上,其中新泉村、冶合茂村持续破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