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沙柳河镇党委持续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为重要抓手,聚焦乡村振兴领域重点工作,找准发力点,坚持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多措并举强化政治监督,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汇聚基层监督“廉动力”,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为促进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增加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沙柳河镇制定“村财乡管”、村级账务定期审计和村干部离任审计等财务制度,有效防范化解资金使用风险,确保村集体经济资金使用、资产管理安全规范;督促落实村集体经济“四议两公开”制度,确保群众全面了解并参与村级集体经济中;加强对村集体经济运行情况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创新监督渠道,结合“小微权力”“一核五队”等工作优势,全面落实“三制三服务”(村干部“坐班制”、首问负责制、全程代办制,强化服务意识、健全服务体系、促进服务改革)工作。截至目前,各村累计接待群众问询9000余人次,代办各类服务事项1000余件。
强化驻村帮扶“微监督”,全力护航乡村“大振兴”。驻村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硬核”力量,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沙柳河镇始终坚持把推动驻村干部沉在村里、干在一线作为主要监督内容,通过与群众、“两委”成员、驻村干部谈心谈话及查阅帮扶台账、工作日志等方式,深入了解驻村干部履职情况,并提出监督意见,确保驻村干部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主动进位,以有力有效监督压实驻村工作责任。截至目前,果洛藏贡麻村、尕渠村两个驻村工作队围绕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等积极履行“四项职责”,实现村集体经济连续三年保持增长。
整治群众身边“微腐败”,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沙柳河镇将“三资”管理监督作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的重点内容,在强化“三资”监管上持续发力,以精准监督回应群众期盼、增进民生福祉。一是摸清发展底数,夯实工作基础。紧盯土地流转、草场租赁、入股分红等重点内容,通过登记造册摸清“家底”、提出意见分析原因、给出举措立行立改等方式,有效解决村级“三资”管理不规范、监督和公开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有效提升村资源利用、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二是规范财务管理,推进财务公开。针对监督执纪中发现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法律法规学习不深入,财务公示公开力度不强,在票据审核、资金收支、车辆租赁、劳务费支出等财务制度执行方面存在问题等,对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约谈提醒,要求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公开程序、报账审批程序、村级“三资”管理程序等,全力保障辖区群众切身利益。三是健全制度机制,筑牢清廉之堤。督促村务监督委员会切实发挥监督“前哨”作用,积极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村级事务决策。同时,指导村“两委”成员认真学习《青海省互助资金管理办法》《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青海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等,确保各村严格执行“三资”管理相关要求,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不断强化基层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