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新址谱新篇  焕新颜启新程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5日 消息来源:

    ——政府承诺,民生实事,交出首张答卷

民生实事是事关群众安危冷暖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近年来,刚察县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群众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把百姓急难愁盼的“痛点、堵点”问题作为民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之以恒狠下“绣花”功夫。为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卫生健康服务水平,更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健康问题,近期,刚察县医共体沙柳河镇分院顺利完成搬迁工作,“硬件”“服务”双提升的服务阵地“焕新”亮相。

强化督查“指导力”,把牢发展“方向感”。今年以来,刚察县把着力解决县医共体沙柳河镇分院新院区整体搬迁列为民生实事清单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重点问题。自搬迁筹备工作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下沉一线、直奔现场、现场办公,实地查看项目推进情况,详细了解县医共体沙柳河镇分院业务用房布局规划、实施方案编制、效果图设计、搬迁时间节点、设备购置等有关情况。4月14日,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启峰,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忠格吉同县人大、政府、政协部分班子成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赴县医共体沙柳河镇分院就政府承诺民生实事落实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张启峰强调:一是坚持实干笃行。县医共体沙柳河镇分院整体搬迁项目是民之所盼,也是打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医院要以新院区建成启用为契机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导向的民生建设,通过硬件提质服务创新双轮驱动,在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水平上狠下功夫,持续优化服务效能,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真正实现“小病不出乡,常见病不出镇、多发病不出县”的民生愿景二是强化内部管理。通过聚焦人、财、物、技等核心资源和医、教、研、防等核心业务在规范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上下功夫,有效保障运营管理规范化及高效协同运作,切实用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以制度带动工作发展。三是构建宣传网络。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县村级微信群推送新址启用后各项重点工作的好做法,线下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载体,塑造“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新形象,全方位提升医院的形象与社会影响力。

图片

  打好执行“组合拳”,跑出项目“加速度”。各参建单位加强联调联动,明确责任分工,抢时间、抓节点,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卫健局班子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坚持以“分步实施、各司其职、协调作业、安全有序”的搬迁原则,组织参建单位召开专题会议,就项目搬迁各环节进行精心部署。局领导班子及医共体总院实时督查指导搬迁工作,关心关注搬迁进展及搬迁过程中群众就诊问题。面对“科室搬迁、各项业务正常开展”的双重任务,县医共体沙柳河镇分院采取“稳扎稳打、无缝衔接、稳妥搬迁”的方式,进行周密部署、落实落细各项工作任务,真正做到搬迁、医疗服务两不误,确保群众就医需求有保障、医疗业务不断档服务标准不降低,为医院搬迁工作平稳有序、安全高效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图片

  夯实发展“硬基础,提升服务”“向心力”。“原院区设施设备比较陈旧,病人多的时候更是拥挤。现在新院区很宽敞,设施设备更新了,还有县级公立医院派驻的专家团队,医疗条件越来越好了。”这是就诊群众对县医共体沙柳河镇分院新院区搬迁后的深切感受。由于业务用房短缺,硬件设施陈旧,无法匹配满足县域医疗卫生正常需求,卫健部门聚焦“床位”“医疗环境”“医疗水平”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落实县医共体沙柳河镇分院整体搬迁工作。县医共体沙柳河镇分院整体搬迁项目于4月11日正式建成投入使用,整体搬迁至刚察县北大街1号后,建筑面积约为2320平方米,新的业务综合楼共有3层,涵盖了一站式结算中心、药房、全科诊室、输液室、中藏医诊室、中藏医治疗室、日间病房、住院病区等多个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设置有标准化预防接种门诊,打造的“旗舰中藏医馆”特色科室能开展针灸、拔罐、推拿、湖尔麦等6类12项以上中藏医适宜技术,进一步拓展了医疗卫生服务的规模和水平,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满意的医疗健康服务。

图片
图片

找准群众“需求点”答好民生“幸福卷”。县医共体沙柳河镇分院整体搬迁项目是贯彻落实刚察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精神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是县委、县政府着眼民生福祉、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更是提升全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的惠民之举。新院区正式投入使用,对缓解全县医疗资源紧张、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提升医疗诊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一步,县医共体沙柳河镇分院将持续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推动形成“就医流程更科学、模式更连续、服务更高效、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体贴”的医疗服务模式,以崭新的工作形象、有力的行动举措,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效能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做细做实医疗卫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开创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局面。

图片


来源卫生健康局
撰稿:李玉珍 周毛措         
审核:达尔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