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一核五队促平安” 打造基层治理新名片
近年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汇聚起党建兴、生态美、产业强、群众安、治理优的“同心圆”,有力推动县域治理体制机制、管理模式、治理能力蝶变提速,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刚察建设注入了共建共治共享新动能。
优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扛牢平安之责
深化平安建设党的核心引领地位,加强县委抓总、部门配合、乡镇统筹、村(社区)落实的党建引领平安建设层级联动责任体系建设,有力确保政治引领始终贯彻于平安建设全程。
分层推进政治引领平安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县、乡镇、部门党委(党组)层面,深入践行领导干部“1+10”“四下基层”等制度规范,以“群众需求+动态走访+解决问题”为要件,构建起各层级主要领导、分管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认领事项等多元服务新版本,有效发挥着“主心骨”作用,有力确保基层治理有人管、有人做、不落空。
优化基层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绘就平安之美
建立健全“县有领导小组、乡有办公室、村有工作队”的工作机制,践行“国之大者”,守护绿水青山职责使命,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积极探索实践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治理有机融合新路径,在动员广大党员和农牧民群众在系统化治理、一体化修复、群众就业增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治理作用。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个案成效显现,依托“镇监督、村负责、社主导、全民参与、制度保障”机制,实现村庄绿化、道路硬化、卫生洁化宜居环境,广大村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充实。
优化县域经济发展治理体系,夯实平安之本
以农牧业“五化”改革为牵引,引导各类产业向集约化、产业化、生态化、平台化、品牌化发展,有力推进高效农牧业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文旅产业建设与乡村振兴工作同向融合、同向发力、同向共促,县域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2024年以来,依托“产品+加工+市场”产业链条,在各行政村全面推行“党支部+合作社+生态家庭牧场+农牧户”营销模式,拓宽和延伸农畜产品产业链。依托“联农带农”机制,稳步推进文旅产业与农牧民群众就业相融合,有力推动群众就业从传统畜牧业向生态旅游转型,辐射带动周边近百户群众增收创收。
优化社会保障治理体系,筑牢平安之基
以统一建制理念、统一法律制度、统一政策实施规定、统一调配资源为理念,全力实施社会治理与社会保障相兼容的策略,有力提升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全面助推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持续推进社会保障惠及广大群众民生工作,在各职能部门、“一核五队”社会保障工作队同向协力下,2024年,全县在册社会救助保障对象2396户5570人,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584.23万元,控辍保学实现“清零”,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和社保参保率达100%。
优化文化宣教治理体系,讲好平安之事
发挥滋润人心、感召人心、凝聚人心的独特作用,依托县、乡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创新“四项”工作为着力点,全力推进政策理论宣讲、文化乐民、移风易俗、家风家教、道德文明宣传等扩面提效。
目前,建成县级实践中心1个、乡镇文明实践站(点)5个、村(社区)文明实践点28个,形成以党建为引领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圈”,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史示范点,成为集民俗风情记录、历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乡村“记忆馆”,慰藉乡愁,凝聚民心的精神“储能站”,为营造文明乡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活力。
总监制:李 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