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刚察:党建引领“布局成势”乡村振兴“子落棋活”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8日 消息来源:

近年来,刚察县按照省委基层党建“六个一”工作要求及州委“十抓十促”具体部署,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固根基,为巩固脱贫攻坚战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一核”引领,“五队”发力,助推乡村振兴“赋能提速”。针对乡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不强、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不高等突出问题,创新实施“一核五队促振兴”工作法,在31个行政村组建生态文明、产业促进、社会保障、社会治理、文化宣传工作队132支,成员473名,各工作队由村“两委”成员、致富带头人、返乡务工人员和大学生等组成。建立由县乡党政正职任总指挥,分管领导任5个总队长的工作机制,每年落实县乡党建经费387万元,其中落实五队经费各1万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780余件。全县基层党支部活力显著提升,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理念深入人心,书写出了“党建兴、生态美、产业强、村民富、治理实”的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一核五队促振兴”工作得到中组部组织二局和省委领导肯定,并在《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推广。

“改革”驱动,“转型”升级,推动集体经济“多点开花”。严格按照省委“一书一单一盘棋”要求,以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为重点,制定《刚察县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实施细则》,编制产业规划16项。深入推行农牧业“五化”改革,打造“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推行“党支部+生态家庭牧场+合作社”发展模式,以“五种模式”转变生产方式,升级转型新型经营主体146家,其中省级示范合作社11家、生态家庭牧场18家。成立和发展青湖农牧投资有限公司等5家国有公司,以“祁连山下好牧场,碧波荡漾青海湖”品牌,打造牛羊肉精深加工产业链,在省内外开设牛羊肉直营店15个,累计销售额1500万元以上。圣泉湾生态体验区等4个文旅特许经营点在省内外“吸粉出圈”,累计接待游客62.5万人次,实现收入1192万元,辐射带动周边近百户群众增收创收,形成以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2023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总计2835万元,较2022年增长390万元,村均收入超91万元,最高的村达1125万元,各村均有稳定、可持续的转型发展渠道,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发展动力十足。

“选育”并举,“管用”结合,蓄足人才队伍“源头活水”。扎实推进大学生到村“任职”行动计划,为全县31个村全覆盖选派优秀大学生到村“任职”,由县财政按照人均9600元的标准统筹解决工资报酬。到村任职31名大学生均为党员,平均年龄32岁,本科学历占77.4%。建立村级后备人才“跟岗历练”制度,储备村级后备人才237名,先后将35名大学生充实到村“两委”班子,79名大学生到一线岗位实践锻炼。严格落实驻村干部日常管理和关心关爱规定,投入资金9万元实施“暖心行动”,为驻村工作队配置冰箱、烤箱等必需品,全面解决驻村干部“后顾之忧”。

“颜值”提档,“内涵”扩容,建强组织阵地“红色地标”。制定《村级综合服务中心三年行动方案》,筹措资金8000万元,分三年新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16个,投资1080万元建成村级综合服务中心“阳光暖廊”15个,落实村级综合服务中心项目1个,维修3个。在巩固提升乡镇“十有”工程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资金850万元,全覆盖完成20个村、5个社区“十有”工程内容,剩余11个村、3个社区年底全面完成建设目标。

“硬件”提标,“软件”提质,构筑红色研学“精神高地”。深入挖掘习近平总书记来青海(刚察)视察调研精神财富,着力打造“一点一中心二区三基地”党性教育平台,形成“县外联盟、县内联动”培训机制,分层次分领域开展农牧民党员冬春训、党员干部能力提升等主体班次30余期,开发7个红色研学点、编排“刚察草原之子——宽卓太”先进事迹等4堂情景党课,举办各类培训班104期8000余人次,接待县域外培训班46期2300余人次,实现红色资源“历史、文化、资政、育人”四大价值。


来  源:县委组织部

撰  稿:祁拉旦

审  核:李朝臣

监  制:聂连其

总监制:李  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