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深化“五治融合”提升治理效能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消息来源:

近年来,刚察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荣获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称号,构建了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基层治理新模式。

坚持政治引领,基层治理合力更大。一是深化平安建设党的核心引领地位,加强县委抓总、部门配合、乡镇统筹、村(社区)落实的党建引领平安建设层级联动责任体系建设,制定《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开创平安刚察建设新局面的落实措施》等文件,全面提升县域社会治理能力。二是深入践行领导干部“1+10”“四下基层”等制度规范,构建各层级主要领导、分管责任人、领导班子成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认领事项等多元化服务新版本,有力确保基层治理有人管、有人做、不落空。三是组建以“一核五队”为主体,党建信息员、村“两委”成员、致富带头人、后备干部、返村大学生等党员为补充的平安建设队伍。创新“1+N”党建引领多维赋能基层治理工作体系,多点培育打造村(社区)“1278”党建联盟、“1264”网格服务新矩阵等系列品牌,实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条块衔接、协同发力。

坚持法治保障,基层治理定力更稳。一是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进社区、进寺院”主题宣传活动,突出重点群体和宗教人员两个重点,抓住农牧民群众和青少年两个基础,分层推进不同群体法治教育,实现法治宣传教育由虚到实的转变。哈尔盖镇塘渠村法律明白人张福被省司法厅授予“优秀法律明白人”称号。二是率先在海北州试点打造“五中心+一门户”为内容的市域社会治理信息化综合平台。其中,县综治中心采取“常驻+轮驻+ 随驻”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司法、社工部等多个单位工作人员进驻中心办公,基层治理实现从“单元分散作战”向“融合协同作战”转变。三是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协作机制,构建“法院调解+人民调解”专业团队,县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乡镇人大“两室一平台”+“法官工作室”+“检察官工作室”+社区两厅四站+村(社区)群众议事理事多位一体解纷版本,全县各类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一线,“八无七好”“民主法治示范村”“无诉村(社区)”创建更加有力。2024年,排查矛盾纠纷1593次,调处矛盾纠纷219件,调处成功率100%。坚持德治教化,基层治理内力更深。一是倡导文明新风,建立村民议事会、乡风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44个,持续推进家风建设和移风易俗,全县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案件、红白喜事费用持续下降。二是积极培树“感动刚察人物”“好婆婆、好儿媳”“好邻里”等先进典型,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培育志愿文化,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三是持续巩固和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创新开展“石榴籽”家园、民族特色文化村、“民族团结+”“十三个一”和“十二进”系列融合创新活动。目前,获得省级民族团结示范单位3家、州级民族团结示范单位8家,评定州级“石榴籽”家园13家、县级“石榴籽”家园13家。

坚持自治强基,基层治理活力更足。一是整合“一核五队”“五级平安网”等力量,搭建36个片区网格桥,形成“党支部书记+队长+网格员+农牧户”的管理模式,基本实现辖区党组织覆盖零盲区、民意直通零障碍、网格管理零缺位、治安防控零缝隙、矛盾纠纷零上交、服务群众零距离的目标。二是打造群众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流动调解工作室等自治协商版本,创新“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积分超市”基层治理模式,形成泉吉乡宁夏村“一卡治村”、吉尔孟乡向阳村“彩虹超市”等亮点标杆,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村规民约典型做法被列入全省优秀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选编。三是创新村(社区)自治强基模式,把村民自治“积分制”管理与“五星级文明户”“民族团结先进家庭”评选活动有机衔接,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社会组织代表、网格员等人员力量,共同参与村级说事议事会,听民情民意,商议解决村(社区)内的公共事务。

坚持智治支撑,基层治理动力更强。一是强化智能设施建设,依托“雪亮工程”,布建视频监控455路,治安监控407路,接入社会各类监控资源739路,实现县城、乡镇、寺院、学校等主要地段和重点部位技防全覆盖。二是推进智能应用,以数字技术与网格治理相兼容的方式,培育创新“五级平安网”服务管理模式,及时采集辖区内5个层面人、地、物、事、情、组织等信息资源,实行片区+网格+网点运行机制,形成“治理+数据”工作体系,实现服务管理双向赋能。目前辖区内划定一级服务网格1个、二级服务网格5个、三级服务网格39个、四级服务网格160个、五级服务网格1150个。


来  源:县委办公室、县委政法委

审  核:索南多旦

监  制:聂连其

总监制:李  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