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选优育强村级后备力量 激活农村发展“一池春水”
“从大学生返乡潮到退伍军人扎根基层,我们的村干部队伍正在经历结构性蜕变。”近日,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第一书记张明看着忙碌的年轻村干部感慨道。
2024年以来,刚察县强化乡村振兴战略人才保障,全面推进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着眼2026年村“两委”班子换届,将培育储备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作为夯实基层党建的重要抓手,在选拔储备、联系培养、管理使用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提前谋划,夯实人才储备基础。高位推进,按照“县委书记带头、县级干部全员参与、县委组织部具体推进”的工作机制,全力抓好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县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通过书记专题会、县委常委会研究部署村党组织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7次实地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带动27名县处级领导班子成员包联乡镇,统筹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等力量深入31个村开展人才“扫描”,逐村摸排后备人选。县委组织部研究制定《村级后备人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周通报、月提醒工作机制,将培育储备工作开展情况纳入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了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精准选人,确保人才质量过硬。坚持“年轻化、有能力、口碑好”的原则,结合本地以牧业为主的实际情况,重点瞄准致富能手、牧区好青年、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等群体挖掘储备人才。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创新“自荐+举荐+组织推荐”的立体化提名机制,优先选拔政治素质好、群众口碑好的人员作为村级后备干部人选。目前,全县已储备村级后备干部200余名,其中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89名。坚持按照“一人一档、一村一册、一乡(镇)一库”的总体布局,建立后备力量“成长档案”,确定“一对一”培养联系人,做好跟踪管理成长实效,实行“轨迹化”管理,按照“能进能出、动态调整”原则,对不适宜、不胜任的及时调整出库,把好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入口关”。
多元培养,动态管理促成长。把村级后备力量培养锻炼和跟踪管理作为重要任务,积极建立由乡镇领导+村“两委”成员+卸任村干部形成“三师带徒”机制,每月开展专项指导,每季度进行能力评估,每年组织考核评议,帮助后备人才快速成长。坚持人岗相适、用其所长,设置“书记助理”“主任助理”等过渡岗位,组织后备力量提前到村“试岗”,将人才嵌入“一核五队促振兴”工作体系,结合刚察县实际,在基层治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民族团结、文化传承、乡村建设等6大领域轮岗锻炼,让后备人才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构建递进式培养模式,将表现优秀,群众认可的后备人才优先纳入村“两委”班子,先后将35名大学生充实到“两委”班子,5人成长为“一肩挑”书记,为村级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 源:县委组织部
撰 稿:马 慧
审 核:李朝臣
监 制:聂连其
总监制:李 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