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只此青绿”助推人居环境焕新颜
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去,迎着初升的太阳,在刚察县的乡镇里、街道内一排排、一团团身着红的、橙的、蓝的、绿的马甲的忙碌身影显得格外的耀眼……
近日,刚察县启动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三年行动,县级领导干部主动扛起责任,深入包片区域开展调研督导,全面掌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展,各领域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们率先示范,以城乡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省、州关于城乡环境整治的部署要求,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和谐的城乡新风貌,助力青海湖国家公园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创建。
“我们实行‘定人定岗、错时管理’”的制度,结合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工作时间,采取人员驻守、机动巡察‘回头看’等方式巩固成果。加大巡查密度,强化管理力度,针对12319城管热线和巡查发现的问题,要求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调查核实并进行处理,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置,最终达到路通街净、人行畅通的效果。”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道。
在开展城区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个个全副武装地拿着铁锹、垃圾夹子在公共区域、背街小巷、广场等地整治卫生死角30处,清理各类垃圾100余吨,拆除油木线杆11根,整治线缆15.9公里,修复塌陷人行道50㎡,维修果皮箱、大理石凳、路标等市政基础设施29处。执法人员对道路两侧商家进行巡查治理,组织各类店铺、摊位开展“搬家式”大扫除,对店外经营的商户进行提醒规范管理,协助沿街门店业主对门前摆放的广告箱和停放混乱的非机动车进行清理规范,开展“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执法检查9家(次),处理噪声等信访案件12起,查处办结违法违规案件8起,收缴罚款12.37万元。重点查处机动车不按规定停车70起、机动车违反禁止标线指示3起、驾乘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行为4起,通过路面劝导、教育处罚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提升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净化道路通行环境。
伊克乌兰乡压公麻村的牧民索南高兴地挥动着手里的帽子边走边说:“清理完这袋垃圾正好凑够了能兑换蒸锅的积分,等会结束了我就去乡上的生态积分超市去兑换,下次再努力给姐姐兑换个炒锅。”
伊克乌兰乡以积分超市为载体,充分发挥“党建+生态积分制”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让环保由“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大家都从“要我环保”转变为“我要环保”。同时充分发挥“一核五队”中生态文明队的作用,成立由乡机关党员+各村生态保护队队员+各站所党员干部+社区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先锋突击队”进行危旧墙体和土坯房拆除、垃圾清运和路面平整工作,落实国土绿化暨“三北”工程攻坚战,植树护绿,种植1700株青海云杉、15,000株乌柳等深耕环保底色,以实干之举绘就生态惠民新篇章。
“我是玉馨苑小区的居民,自从小区里安装了动态监控五分类智能垃圾屋之后,我们都不忍心把垃圾露在外面,物业的工作人员时不时都会在垃圾屋旁给我们耐心宣讲和指导,偶尔还会到家中让我们参与问答环节,答对了就赠送洗洁精、围裙等礼品,我们也不好意思不按照分类情况随意丢弃垃圾了。”赵静涵说道。
在居民小区环境卫生整治中,刚察县大力推动垃圾处理智慧化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60余万元,在县城各垃圾收集点安装动态监控五分类智能垃圾屋38座;投入资金144万元建设生活垃圾再生分拣中心,每月分拣可回收垃圾约8吨,可回收垃圾回收率达90%。在此基础上开通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分好啦”App和“小蓝车”电话预约回收系统,实现居民群众线上预约上门回收垃圾。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党建大联盟”作用,强化乡镇社区+包联单位+小区物业+居民的四方联动模式,对堆积杂物、陈旧垃圾、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除,对公共区域每天进行消毒。针对行动不便人群、孤寡老人,采取主动入户上门服务的方式,帮助定期开展大扫除,正确使用除虫害的药物,叮嘱老人安全存放除“四害”物资等,倡导居民积极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中。
下一步,刚察县将立足“内外兼修、全域提升”原则,充分发挥生态、区位、文化等优势,瞄准功能定位,协调好全局与局部、主要与次要、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构建全域排查、全面清理、全量处置、全程监管、全面提升的“五全”环境监管体系,在突出问题面前,把责任扛在身上、把困难摆在面前,主动出击、担当作为、坚决整改,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通过三年时间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