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雨为令,闻汛而行。面对今年汛期极端天气频发的严峻挑战,我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省州决策部署,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宗旨,通过构建“全链条指挥体系、精准化预警机制、专业化救援力量、全民化防汛网络、闭环化隐患管控体系”五大核心举措,成功应对多轮强降雨过程,实现“零伤亡、少损失”目标,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实防线。
全链条指挥体系:压实责任到“最后一公里”。着力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防汛指挥机制。建立“1+6+3”防汛工作体系,全面推行县乡村组三级包保责任制。25名县级领导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带动400余名党员干部在岗在位,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链条。通过“清单制+责任制”管理,实现风险点位、责任人员、应对措施“三上墙”,确保指令直达基层。汛期共召开专题会议11次,动态研判风险,实时调度部署,构建起统一指挥、反应灵敏的防汛指挥机制。
精准化预警机制:赢得应急处置黄金时间。严格执行四级预警信息发布与应急响应启动标准,累计发布预警信息98期,启动应急响应11次。创新“叫应叫醒”机制,通过“电话+短信+广播+入户”四重唤醒模式,将预警传递时间压缩至30分钟内。建立“气象-应急-水利-自然资源”四部门联合会商机制,运用大数据分析动态研判汛情风险,实现“预测-预警-响应-处置”全流程闭环管理,为转移群众、前置抢险力量赢得关键窗口期。
专业化救援力量:锻造召之即战的尖兵队伍。科学规划物资前置,精准调拨24类3.8万件应急物资(价值49.5万元)及21类874台专业救援装备(价值近500万元)。统筹整合专业和社会救援力量,组建33支1315人的应急队伍,成立15人的应急前突小队,确保关键时刻快速出动高效处置。开展县乡两级山洪灾害防御演练7次,覆盖1700余人次,实战化检验指挥协调、抢险救援、群众转移等环节,队伍协同实战能力显著提升。
全民化防汛网络:凝聚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举办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培训基层应急骨干200余人次。构建“线上+线下”宣传矩阵,通过融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科普信息45条,覆盖2.3万人次;线下发放宣传资料1.2万份,组织人员深入基层面对面讲解防汛避险知识。创新“党员包户、邻里互助”机制,组建群众巡查队,形成“专业救援+群众自救”的立体防护网络,群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显著增强。
闭环化隐患管控:筑牢防患于未然的安全底线。树立“隐患就是灾情”理念,开展“拉网式”排查550余处,出动人员1206人次、车辆247台次,前置抢险力量66人。对高风险区实行“三提前”(提前转移、提前安置、提前管控),累计转移群众680人次、撤离工人271人次,并加强后续管理防止其擅自返回。建立“隐患点+责任人+整改措施”三张清单,实施临时交通管制7次,应急处置道路险情7起,保障交通大动脉畅通无阻,切实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通过“五大核心举措”,构建起“指挥有力、预警精准、救援专业、群防有效、管控到位”的防汛体系。下一步,将持续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机制,强化极端天气应对能力,坚决筑牢安全防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