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八五”普法工作启动以来,刚察县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统计局)紧扣“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双普法责任制,立足发展改革、工业信息化、商务流通、统计监管等主责主业,以法治宣传赋能行业治理,形成“职能融合、精准普法、创新增效”的特色模式。
制度机制建设:构建“闭环式”普法体系。制定《“八五”普法工作方案》《普法责任清单》,明确价格监管、项目审批、统计执法等12项普法重点任务,形成“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主抓、科室联动落实”的责任体系。累计召开普法专题会议8次,制定配套制度5项,将普法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实现“任务、责任、考核”三位一体。以数据量化成效为依据,累计开展行业普法培训26场,覆盖企业、商户、农牧民等群体3200余人次;编发《统计法简明手册》《商贸流通领域政策汇编》等普法资料4000余册,解答群众咨询1200余次,推动普法工作从“粗放式”向“精准化”转变。
协同联动举措:打造“跨部门”普法矩阵。联合司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法治进园区”“统计法宣传周”等活动11次,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开展政策解读,吸引50余家企业参与,推动解决用工合同签署、数据报送等法律问题23个。作为“法律进企业”牵头单位,牵头组织工信、商务领域普法活动,联合行业协会开展“商贸流通领域法治体检”,深入20家重点企业排查合规风险,形成《企业普法需求清单》,推动普法与业务指导深度融合。
法治队伍建设:锻造“专业化”普法力量。组建“机关普法骨干+行业志愿者”队伍,现有专职普法员12人、企业普法志愿者30人,覆盖工业、商贸、统计等领域。开展“普法能力提升计划”,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法律知识竞赛、案例研讨等培训15次,推动执法人员既当“执法员”又当“普法员”。2021年以来,普法队伍深入乡镇、企业开展“点对点”普法60余次,解决群众关切的价格投诉、项目审批流程等问题180余个。
特色活动:打造“行业+普法”品牌。统计普法精准化:结合每年“12·4”国家宪法日、“统计开放日”,创新开展“统计法进牧区”活动,采用汉藏双语讲解、案例漫画展等形式,深入沙柳河镇、伊克乌兰乡等6个乡镇,向农牧民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覆盖人群1500余人,推动源头数据质量提升,截至2024年全县统计数据报送准确率达98.6%。商务普法惠企化,针对商贸流通企业,开展“政策宣讲月”活动,围绕《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对外经贸政策》等,通过“现场培训+线上直播”形式举办专题讲座8场,惠及企业120家,帮助解决外资备案、电商合规等问题47个,推动商贸领域纠纷投诉量同比下降35%。
实际成效:以普法促治理提质。群众法律意识显著提升,通过问卷调查,群众对统计法、价格法等行业法规的知晓率从2021年的62%提升至2025年的89%,主动咨询法律问题的群众数量增长40%。行业秩序持续规范,在工业领域,通过普法推动20家企业完成安全生产合规整改;在统计领域,2023—2025年开展统计执法检查15次,企业依法报送数据意识增强,虚报、瞒报现象同比下降60%;在商贸领域,指导15家商超规范价格标识,价格投诉量同比下降50%。
县发展改革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将持续深化双普法责任制,紧扣主责主业创新普法模式,推动法治宣传与行业治理深度融合,为刚察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