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刚察县积极落实“八五”普法规划,不断深化“法律八进+”,健全普法机制,创新普法方式,培育法治文化,构建“阵地、作品、活动、媒介”四位一体的法治宣传工作格局,为美丽刚察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拓宽渠道、创新载体,以“阵地”夯实法治文化传播基础
打造法治文化公共空间和阵地。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广场、步行街等重点区域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规范、推动和保障作用。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类法治文化阵地6处。同时,立足公交站点受众范围广、社会影响面大的特点,将法治宣传与交通创新相融合,在县城各主干道沿线30余处公交站点以汉藏双语的形式将法治元素展现到公交站牌的宣传栏中,让群众在出行中感受法治的熏陶。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坚持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为抓手,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教育感染力和渗透力,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融入社会治理中。全县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5个、州级民主法治示范村4个、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1个。
丰富手段、创新推进,以“作品”丰富法治文化内涵
在加强法治场地建设的同时,在软件上下功夫。开展文创作品大赛。将法治文化融入文创作品中,组织开展“12.4”宪法宣传周法治文创作品大赛,以书法、剪纸、刺绣等法治文创作品的形式展现中华民族优秀法律文化,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干部群众积极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设计制作法治宣传读物。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等法律热点难点,设计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书籍、手册,在开展普法宣传的同时广泛发放解读,有效提高普法覆盖率。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以“媒介”扩大法治文化传播面
主动适应公众对新媒体普法的需求,积极探索创新媒体普法形式和载体,在充分利用传统有效的普法方式基础上,促进单向式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以普法微电影、普法音乐短片、村社法律顾问直播间等形式,借助微信公众号、各村法律服务微信群等载体,解读与民生热点息息相关的法律条文,切实增强受众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使普法更接地气,更喜人心。在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果洛藏贡麻村增添新的法治文化元素,设立法治融屏1处,为辖区群众提供了一个更加便捷、高效的法治信息传播平台。
突出重点、普治并举,以“活动”营造浓厚法治宣传氛围
以开展“法律八进+”活动为载体,以提高重点普法对象法律素质为目标,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宣传氛围。以学促行,抓好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各部门相互配合,会前学法制度、学法用法档案管理制度、法律顾问制度、法治专题培训及法律知识考试等得到了进一步推广与落实。以点带面,抓好农牧民法治教育。突出宣传重点,以“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为主要内容,抓住“3.15”“4.15”“12.4”等重要节假日关键节点,广泛开展农牧区、社区学法用法宣传工作,培养和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以训促学,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治教育。充分利用“法律进企业”活动,组织普法队伍深入企业开展法治宣传,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经营的能力和水平,企业员工依法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以教促学,抓好青少年法治教育。积极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培养青少年法治习惯。切实加强法治副校长队伍建设,从政法系统中选聘骨干担任中小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及法治辅导员,并对所有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进行统一培训。以讲促学,抓好教职人员法治教育。采取多元普法形式,积极开展“法治宣传进寺院”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教职人员的法治观念和遵法意识,有效维护了宗教场所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