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民政局:精准施策纾困解难,暖心助航求学梦想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6日 消息来源: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纽带,困难家庭大学生的求学问题更是关乎民生福祉的“心头事”。为深入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切实解决困难家庭大学生入学、就学期间的经济难题,县民政局聚焦“急难愁盼”,以“三个精准”扎实推进困难大学生临时救助工作,将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精准送达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学子手中,为他们的求学梦想保驾护航。

图片 

精准宣传,让政策“飞入困难家庭”。政策知晓是救助落地的第一步。为确保临时救助政策不漏一户、不少一人,县民政局联合各乡镇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矩阵,让政策红利精准触达目标群体。线上通过“刚察县民政局”微信公众号、乡镇便民服务群等平台,高频推送临时救助政策解读图文、短视频,清晰标注救助对象范围、申请条件、补贴标准;线下组织工作人员、政府购买第三方社会救助经办人员组成“政策宣讲队”,深入社区、偏远村(社区)张贴宣传海报400余张。同时,结合入户走访排查工作,为困难家庭“一对一”发放政策宣传单,用通俗语言详细讲解申请流程、所需材料及审批时限,针对行动不便的特殊家庭,还提供“手把手教填申请表”的贴心服务,真正让困难家庭对政策“听得懂、用得上、能受益”,为后续救助工作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精准摸排,让救助“不漏一个学子”。“应助尽助、不落一人”是临时救助工作的核心目标。此次困难大学生临时救助重点覆盖全县城乡低保户、特困供养对象、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等特殊困难家庭中的在读大学生(含新入学新生),旨在缓解他们的学费、生活费压力,助力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为精准锁定救助对象,县民政局牵头建立“民政+教育+社区(村)”协同摸排机制,一方面主动对接县教育局获取辖区内困难家庭学子学籍信息,建立初步筛查名单;另一方面,各乡镇充分发挥基层“探头”作用,组织社区网格员、驻村工作队开展“拉网式”排查,逐户核实困难家庭中大学生的就读院校、专业、学费标准及家庭经济状况,对排查出的学子信息逐一录入“困难大学生救助台账”,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针对排查中发现的因突发疾病、家庭变故等新增困难的学子,第一时间纳入救助范围,坚决杜绝“遗漏救助、错漏救助”情况,确保每一位符合条件的困难学子都能被“看见”、被帮助。

图片

精准提速,让暖流“快达学子手中”。“救急如救火”,高效审批、快速发放是临时救助的关键。为让救助金尽快缓解学子燃眉之急,县民政局优化简化审批流程,打造“快速响应、高效办结”的救助通道。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实行“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受理”,安排专人负责材料审核,对资料齐全、符合条件的申请,启动“绿色通道”,对材料存在瑕疵的,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指导补充,避免申请人“多跑路”。在资金发放环节,全面采用社会化发放方式,审核通过后,由县财政部门直接将临时救助金拨付至学生或其监护人的银行账户,全程无中间环节,既保障了资金安全,又实现了“审批完、马上发”。截至目前,县民政局已为40名困难大学生精准发放临时救助金共计44.5万元,其中新入学大学生占比达45%。不少受助学子纷纷表示,临时救助金就像一场“及时雨”,缓解了生活与学习的双重压力,让他们能更安心地投入学习,全力追逐人生梦想。

下一步,县民政局将积极践行“民政为民 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持续对城乡家庭困难大学生进行帮扶,让更多符合条件的困难学子们能够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以实际行动织密织牢社会救助保障网。


来  源:县民政局

撰  稿:王晓枫

审  核:秦  刚

监  制:马坤俊

总监制:李  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