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刚察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将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提升财政治理效能的关键抓手,坚持以“全过程”监管理念为核心,通过体系化建设与精细化执行等六项措施,推动财政管理工作提质增效,取得显著成效。
完善制度体系,夯实预算绩效管理根基。以制度体系建设为根本,系统构建起覆盖预算绩效管理全流程的制度框架,先后出台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结果应用及信息公开等贯穿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的制度办法,形成“全链条闭环、各环节有章”的制度体系,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运行奠定基础。
强化绩效评估,筑牢预算编制约束防线。聚焦重点支出方向,对14个重点保障项目(涉及资金7826.58万元)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评估范围覆盖民生保障、政府购买服务、债券资金使用、乡村振兴投入、山东援建资金落地等关键领域,并将评估结果作为项目预算安排的刚性依据,从源头保障财政资金投向精准、效益可期。
优化目标设置,严把绩效目标审核关口。按照“先有绩效后有预算”的预算编制原则,全面加强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政策及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围绕成本、产出、效益和满意度等维度细化绩效指标设置,完成对74家预算单位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及692个县级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涉及金额28801.22万元)的审核,同步对部门预算进行了批复,确保绩效目标与预算安排有效衔接。
强化运行监控,保障绩效目标落地见效。集中开展2025年1—8月本级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情况监控工作。针对绩效目标执行偏差、管理存在漏洞、预算执行进度过慢等问题,采取调整预算、收回指标等措施予以纠正。及时将绩效监控结果进行通报,并作为年度预算调整、下一年度预算安排的参考依据。
严抓过程管控,推动绩效考评提质增效。组织开展“2024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选取10家单位开展2024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完成76家预算单位的659个县级项目(涉及金额34073万元)自评工作。优化调整五大考评指标及26项二级指标,持续提升考评的针对性和导向性。围绕平安建设资金、老旧小区改造、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债券项目、山东援建、政府购买服务、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等民生领域资金,选取63个项目(涉及金额37924.3万元)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逐步实现部门重点领域项目评价全覆盖。
抓实结果运用,激活绩效管理内生动力。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与整改机制,及时向各预算单位反馈评价结果,同步做好督促指导,推动问题整改落地见效。完善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联动机制,将评价结果作为预算调整的重要依据,依规对相关单位公用经费进行增减核定。强化绩效信息公开力度,推动重大政策及项目的绩效目标、自评结果、重点评价结论与预决算同步报送同级人大,并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切实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的透明度与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