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沙柳河镇:破解生态新课题 打造振兴样板镇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2日 消息来源:

“十四五”以来,刚察县沙柳河镇锚定“生态优先、振兴为要”发展目标,统筹环境治理、乡村振兴、民生改善、产业升级,实现“守绿惠民、增绿兴业、护绿生金”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守绿惠民,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全镇7个行政村中达到“十到位一无”整治提升村庄1个,达到“六到位一无”完善技术设施村庄2个,达到“五基本一无”保持整洁干净村庄4个。村容村貌显著提升,积极响应“刚察县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三年行动”号召,创新推行“领导干部带头+网格化管理”模式,深入开展村域禁塑、垃圾分类、爱国卫生、“三清三改”专项行动等,组织联合执法行动100余次,清理卫生死角370余处,动员广大群众参与集中环保志愿活动20余次。构建“户保洁入桶、社收集投送、村中转运输”垃圾处理体系,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240余场次,出动人员7200余人次,清理各类生活垃圾860余吨。面源污染防治持续巩固,稳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实施“双减”项目18907.5亩;兽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161.17公斤,无害化处置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牛127头、羊470只,处置率100%。美丽乡村建设加速推进,农牧区户厕应改尽改,完成村庄编制规划3个,抗震改造4户,居住条件改善工程524户,建设和美乡村4个。环境卫生长效管护实绩彰显,进一步压实“河湖长制”“林草长制”责任,修改完善《村规民约》,推行绿色积分制度,积极开展绿色积分兑换、绿色家庭评比,兑换垃圾超8000公斤,表彰最美绿色家庭50户、环境卫生整治优秀集体3个、优秀网格员与志愿者38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增绿兴业,打造现代农牧新标杆。以发展高效、优质、生态农牧业为目标,形成“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家庭牧场)+牧户”的新型农牧业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六统一”生产流通体系,初步实现养殖、加工、销售全链条推进。现代化生态畜牧业提质升级,规范推进草场流转,打造流转草场万亩示范点1个、流转草场5000亩示范点4个、流转耕地达到千亩以上经营主体3个。注资成立海北刚察贡洛农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村合作社,以略高于市场价收购牧户牲畜,统一屠宰、精细加工,销售额突破百万元。畜牧业绿色转型加速推进,锚定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筛选出有机养殖村4个、合作社家庭牧场27家,核定有机草场163.716万亩、牦牛35516头、藏羊79040只,确定果洛藏贡麻村秀瑙央湃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为可追溯工程建设示范点,有机农畜产品认证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农畜产品销售渠道拓宽优化,省内外开设特色农畜产品直营店4家,累计销售牛羊肉14万余斤、销售总额达400余万元。在果洛藏贡麻村贡洛农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打造首个村级电商直播基地,累计开播数百场。接续举办三届沙柳河镇绿色农畜及非遗(文创)产品推介会,借助东西部协作、体育赛事、电商直播、推介会等载体,优质优价绿色农畜品牌在省内外广泛推广,“生产+销售”“实体+电商”模式体系逐步成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护绿生金,铺就乡村振兴新路径。深耕绿色生态禀赋,释放自然资源潜力,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民生福祉转化。区位优势激活特色旅游,依托青海湖北岸地理优势,加速推进环青海湖文旅融合发展,积极申报果洛藏贡麻村民族村寨3A级景区,建设红山村乡村旅游示范点,培育江油公路、尕小公路、315沿线“牧家游”乡村特色旅游点6处。文旅样板带动全域振兴,打造文旅融合“果洛藏贡麻村模板”,推出集果洛藏贡麻村民族村寨、帐篷营地、特色小木屋、农畜产品实训基地、文创加工、牧家生活与藏族民俗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乡村生态文旅综合体,联动村内啤酒精酿厂、贡洛农畜产品公司、咔雅呐哒娱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构建“文旅+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条,提炼可复制的产业培育机制,带动各村实施“一村一品牌”“一户一技艺”,形成“示范村引领、多村联动、户户参与”的发展新格局。



来   源:沙柳河镇

撰   稿、摄   影:于胜越

审   核:李   太

监   制:马坤俊

总监制:谭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