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三产融合”激发群众增收新活力
近年来,刚察县立足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省委“四地”建设部署,以绿色发展为核心,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全力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积极构建刚察县“三大产业体系”,不断挖掘群众增收致富潜能,县域经济与群众收入实现同步高质量增长。 立足生态农牧业主导产业,拓宽牧民致富渠道。紧紧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投资1.27亿元实施牦牛和藏羊养殖“万千计划”、活畜交易市场、冷链仓储物流基地、优质饲草生产基地等项目,以农牧业“五化”改革为抓手,深入实施生态农牧业“种——养——产——加——销——运”全链条“九个一”配套工程和乡镇“五个一”建设提标扩面,创新“一带一”“多带一”联农带农机制,探索大户带动、联户经营、托管服务、股份合作、村组织带头等农牧业发展模式,通过培育特色产业、落实补助政策、加快牛羊出栏等有效举措,千方百计推动农牧民群众稳定增收。2025年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8亿元,同比增长4.5%,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56元、同比增长5.0%。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34元、增长4.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28元、增长5.8%。 布局清洁能源新兴产业,走上“阳光”致富路。全力构建“绿色、低碳、高效”的清洁能源体系,制定《刚察县新能源规划》,系统规划刚察县“十四五”时期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全县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达118万千瓦,年发电量突破15亿千瓦时,新能源企业纳税1.03亿元,占2024年全县税收77.98%;推动13个村参与光伏项目中,年收益377万元,占比达到村集体经济总收益的12%,形成直接到村的造血式帮扶,实现“阳光经济”与生态保护双赢,确保了农牧民长期稳定的收益。 打造文旅融合特色产业,搭上“旅游”致富车。积极融入全省“一芯一环多带”旅游战略布局,先后制定《2023年—2025年刚察县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规划》《刚察县自然保护地特许经营发展规划》等建设方案,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协调发展。依托伊克乌兰乡民族民俗文化体验区、圣泉湾生态体验区等4个生态观景点引导农牧民群众通过售卖鱼食鸟食、生态宝瓶、手工艺品等,参与旅游经营中,切实让牧民搭上旅游“致富车”,端起“绿色碗”。截至目前,4处生态观景点共接待游客51.69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206.7万元。生态观景点运营以来,实现直接就业55人,带动周边群众就业120人,受益群众1135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