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农牧业集约化经营工作取得实效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8日 消息来源:刚察县县委办公室

近年来,刚察县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主线,积极探索农牧业集约化经营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农牧业集约化经营工作,通过三年的积极探索和组织实施,全县农牧业集约化经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农牧民群众思想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长期、广泛、深入地宣传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从最初的观望和疑虑转变为现在的信心坚定和积极参与,农牧民群众的发展思路逐渐趋于开阔和清晰,市场意识、规模意识、创业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逐步深入人心。截至2010年底,全县共参与农牧业集约化经营户达2036户,占全县总户数的31%。二是传统生产经营方式逐步转变。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和组织实施,分散、粗放的落后生产方式逐步淘汰,土地草场租赁经营、入股经营、委托经营等农牧业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开始推行。截至2010年底,全县整合草场81.76万亩,整合牲畜20.06万头(只),整合耕地4.27万亩。草场、牲畜、耕地等生产资料的有效地整合,激活了生产要素,实现了传统生产向特色生产、数量性增长向效益性增长的转变。三是农牧业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通过集约化经营,农牧民群众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组建步伐不断加快,经营范围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底,全县共成立经营小组230个,注册成立牛羊育肥、畜产品加工销售、餐饮、石刻、裁缝等各类专业合作社57个。涌现出了如:“年钦夏格山方便糌粑”、“绿色羔羊肉”、“动物标本制作”等一批独具特色,发展前景较好的专业合作社。四是农牧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通过按产业分类进行捆绑式投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有效整合畜棚、草建、农牧业科技、技能培训、综合开发等建设项目,全县农牧区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得到改善。2008年以来,先后建成游牧民定居房2010套,120平方米暖棚1800幢,草地围栏2.4万亩,购置补贴机具1317台(套)。有效地改善了全县农牧区基础设施条件。五是农牧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通过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和一系列生态治理,农牧区生态环境逐步改善。2008年以来,共投入1663.5万元,先后完成禁牧围栏50万亩、161.71万米,补播改良退化草地15万亩;投入4336万元,先后完成高原鼠免防治130万亩,狼毒草防治9万亩,蝗虫防治30万亩,毛虫防治40万亩,治理沙化型退化草地0.2万公顷,黑土型退化草地0.3万公顷,毒杂草型退化草地1万公顷以及采用人工弓箭捕捉法防治地下鼠退化草地11.96万公顷。六是农牧民群众的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通过开展“签约会”、培训班农牧民技能大赛、工地直培、组建综合服务队、集约化经营小组返聘放牧、开展餐饮服务等方式和措施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富余劳动转移步伐不断加快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2008年以来,全县累计转移劳动力14619人,实现劳务收入5072.24万元七是农牧民收入大幅度提高。通过集约化经营,生产经营方式进一步转变,合理的产业区域布局、科学的生产经营模式、完善的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逐步形成。2010年,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379.39元,参与集约化经营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7355.3元,比当年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5.3个百分点。
撰稿:肖良炜  编辑:秦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