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扶贫开发呈现“五大”亮点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28日
消息来源:刚察县政府办公室
刚察县以扶贫开发为中心,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实现了扶贫工作的全面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5月22日,省扶贫开发绩效考核组一行莅临刚察检查指导工作,通过座谈、实地察看,对刚察县扶贫开发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一是将各行业项目有机整合建设,实现项目设施互补,对于农机购机补贴项目和扶贫开发项目进行资金组合使用,使贫困村的项目建设发挥更大的效益。二是鉴于全县农牧区贫困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短期转产技能培训不能发挥明显的效益,加大手扶拖拉机、商铺、餐饮业等比较容易掌握的转产技能培训,为贫困群众寻找新的收入来源。三是以整村推进项目为基础,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发展之路。项目户以入户的国家投资为基础,股份合作,由村级养殖能人大户作为领头人,实行集约化管理,每年除分红外,预留部分资金作为后续投入资金,促使畜牧业生产进入良性生产轨道。四是以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创建产业化扶贫基地。2009年,刚察县第二批整村推进在公贡麻村集约化经营试点,所有入户资金集中使用,由村“两委会”统一管理,被扶持的贫困户均参股并参与生产,富裕户按照贫困户入股资金为基础,也可入股投资,商铺和手扶拖拉机等服务业组成综合服务队,逐步向第三产业转化,同时,利用该村原有的7000亩耕地,种植小油菜及菜籽油加工,实行机械化作业,建立了刚察县第一个产业化扶贫示范基地。使该村项目户户均收入达到1.08万元,人均2160元,全部达到脱贫标准。2010年,潘保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在县城建设了三层的综合商业大楼,由村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实行股份制,保证了整村推进项目能长期发挥效益。五是在项目村建立了“周转畜群”,通过“周转畜群”的运转,可以保证每年有一定的专项扶贫资金(扶贫牲畜)用于巩固扶贫成果,扶贫周转畜在村干部监督下,交付于有经营能力的贫困农牧民经营,采用“全奖全赔”的管理方式,逐步扩大周转群规模,每年给予安排因“天灾人祸”而贫困的牧户或按照贫困顺序依次帮扶的牧户,使扶贫开发项目的效益得以长久发挥。同时,在互助资金试点的10个村中,组织贫困户联合借贷资金,进行母羊周转群生产,贫困户利用自己的承包草场,轮流放牧母羊周转群,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母羊周转群在有充足草场的生产条件下,年效益可达到本金的50%左右。
撰稿:李斌 编辑:秦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