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四项措施”全力助推教育发展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6日 消息来源:刚察县县委办公室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刚察县结合实际,通过“四项措施”助推全县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一、加大力度探索教学模式。教研室充分发挥 “指导、研究、服务、引领”职能,认真履行教研员职责。教研员每学期必须在学校承担一项教学研究任务,并实行联点包校制,协助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加强日常工作研究,通过组织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积极培养学校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为学校教学教研做出示范、引导和服务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送教下乡、送教进城等活动。

第二、努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县各学校根据刚察县地域特色和学生自身特点,结合校情,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公共资源,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实施“一校一特色”策略,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以兴趣活动为载体,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体育、音乐、读书、书画、手工制作、棋艺类、计算机应用等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三、培育学习良好育人环境。各学校校长结合各校实际,负责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完善听课评课、上课等规章制度,规范办学行为,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组织检查学校各项工作,认真抓好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大力开展师德教育,继续落实师德建设目标责任制、问题追究制,严格教师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实行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综合考评方法,把师德表现作为岗位聘任、晋职晋级、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第四、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建立健全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组织领导机构,加强对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特点,充实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加强省情、县情教育和感恩励志报国教育,形成我县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和亮点。加强劳动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切实把德育融入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贯通的学校德育体制和工作机制。

 撰稿:李志明 编辑:秦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