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不断强化游牧民定居标准化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2日 消息来源:刚察县政府办公室

今年以来,刚察县依据县情实际,按照“树立一个思想,探索一种模式,推进三项建设,实现四个突破”的总体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游牧民定居标准化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一)牢固树立为游牧民群众服务的思想。把服务游牧民群众作为游牧民定居小区示范化社会管理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区制宜、创造条件,针对游牧民小区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便民利民服务,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强化有效管理,不断提高游牧民群众对小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快游牧民群众适应融入城镇生产生活的步伐。

(二)积极探索创新游牧民定居小区社会化管理的有效模式。健全管理网络,强化管理责任,针对游牧民定居小区的实际,在健全完善内部各项制度职责的基础上,将游牧民定居小区纳入城镇社区(村级)网格化管理范畴,形成以乡镇管理为主导,社区村级网络为基础,相关部门积极指导配合和游牧民小区群众全员参与的社会化管理模式。

(三)全力推进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制度机制建设、阵地保障建设。对8个标准化小区和4个示范化小区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按照13条建设标准分别制定规划建设设计方案,整合各类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全力组织实施。针对小区服务管理实际,制定刚察县游牧民定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房屋使用管理制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信息员工作职责、调节员管理职责、网格工作人员职责、小区住户公约等18项制度职责。按照游牧民定居小区规模,在认真修建好文体活动场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县城文化广场、贫困农牧民培训中心和乡镇党校、综合活动室等阵地,为游牧民群众提供便利的学习、娱乐、活动和培训保障。

(四)实现“四个突破”。一是实现组织体系新突破。在游牧民定居小区成立党小组、妇女小组、物管小组、治保调解小组、综治维稳小组、业主委员会、卫生考评队等组织,逐步提高小区内群众自我管理、民主决策的能力。二是实现服务体系新突破。针对游牧民定居小区群众到城镇集中居住的实际,为有效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手把手进行居家布置、家庭理财、整理家务、基本烹饪、卫生习惯、人际交往、家电使用、安全用电等方面的帮助服务和指导,提升群众的文明素养和生活质量。三是实现管理体系新突破。整合有效的人力资源,实行“三管两员”进小区,即小区管理员、网格管理员、社区管理员和矛盾纠纷调解员、环境卫生监督员,形成社区+网格+小区+住户的层级管理模式。四是实现培训体系新突破。围绕劳动力转移和后续产业培育,按照就近就地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类培训基地,系统进行建筑泥瓦工、工艺品加工、餐饮服务、唐卡制作、石刻技艺、牛羊育肥、民族服饰制作、民族歌舞等培训,切实提高劳动力技能,拓宽游牧民群众增收渠道。

撰稿:安敬奇  编辑:秦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