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科学消费,文明生活——刚察定居游牧民变为“社区人”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6日
消息来源:祁连山报
9月20日,记者走进位于刚察县城的瓦彦新宅小区牧民龙措吉家时,一本厚厚的账本引起了记者的好奇。上面记载着每月的日常开销和各项收入,龙措吉拿着账本风趣地说:“今天给你们买的这些水果和糖果也得记在账本里。”记账已经成为龙措吉家的一个习惯,从一笔一笔的算账到现在一项一项的理财,她们家今年纯收入达到8万余元。这是在刚察县游牧民定居小区里悄然兴起的大学生助民理财服务带给牧民的实惠。
大学生冯玉清是瓦彦新宅的一名普通管理员,她不仅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而且能听懂一些日常藏语,像她一样当小区管理员的大学生全县有64名,这些大学生就是小区定居牧民的“保姆”“启蒙老师”。他们平时在管理好小区工作外,最主要的是要当好理财老师。冯玉清说:“平日里一有闲暇,我们就上门为小区牧民手把手教一些日常家务,教他们如何整理屋子、摆放家具、操作家电、做饭、炒菜等,有时候专门带上大家去集贸市场购物,经过七八个月的指导,牧民们已基本学会了一些生活常识。目前越来越多的牧民学会了算账理财,逐渐的从牧区人转变为城镇人了。”
据刚察县委副书记、游牧民定居点联点领导常林介绍,千百年来,刚察县牧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现在到县城定居后,对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不适应。对此,刚察县从改变游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入手,选派大学生管理员,倡导游牧民从游牧生产生活习惯向现代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手把手教牧民搞好家庭卫生、处好人际关系等,帮助牧民科学理财增加收入,并引导牧民在业余时间跳锅庄唱酒曲,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据常林介绍,政府为每个小区派了2至3名管理员,帮助牧民群众理财,引导牧民群众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生产生活消费观,把主要现金用于发展经济上,实现牧户增收节支,扩大积累,促进发展。小区管理员通过算账理财解决牧民中存在的不善于经营、不会经营、不良消费等一系列问题,提高牧民的经营素质和文明程度,从而让牧民实现从乱花钱到会花钱,从会花钱到理性花钱的转变。
常林说:“瓦彦新宅小区建立了牧户财务收支档案制度,为小区120户牧户建立理财档案,一户一档带动了牧民转变消费观念,使牧民真正明白了节约不必要开支也是增收的道理。”随着算帐理财活动的深入开展,牧民通过培训搞起了二、三产业,剩余劳力积极外出务工,牧民的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增收效果明显。
如今,瓦彦新宅小区的牧民群众从以前的“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到现在“越算越明白,理财更在行”的转变,他们充分感受到“算账理财”的作用是如此的深远。
记者手记:理财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的财务规划,通过不断调整规划来实现增收的目标。草原上的牧民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自然环境恶劣,思想观念传统,对理财的概念知之甚少,历来大多数牧民都是牛羊出售得到的资金有多少花多少,很少有人懂得合理消费和支配收入。自我州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以来,世代居住在草原上的牧民定居到城镇,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但他们的消费和理财观念并没有随着搬迁而发生改变。为此,刚察县政府提供了一个便利的理财服务平台,用先进的理念、优秀的管理、优质的服务逐步转变牧民消费和理财观念,使参与体验的每个牧民学到了很多理财知识,他们也逐渐从“社会人”转变为“社区人。”(本报记者才项什姐 孟广清)
编辑:秦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