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科技富农增收急先锋 甘做科普惠农兴村领跑者
发布时间:2013年03月27日 消息来源:

  ——刚察县诚信种植养殖协会以实际行动诠释“科技致富,科普惠农”真谛
 
2012年,刚察县沙柳河镇诚信种植养殖协会成功组织实施了青海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主要任务是负责农牧业新技术示范和推广、新农产品应用、协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科技信息服务、科普宣传和成果展览。项目投资20万元,实施周期2年,由省科委下达、县科学技术协会协助进行管理,目前已完成了图书资料的购置发放、科普宣传设备的购置、展品展具制作、科技培训等项工作,这是我镇自组建协会以来,第一家参与实施省级科普惠农兴村项目的协会,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该项目的实施,说明我镇的协会组织已逐步走向成熟,开始由单打独斗式的自我发展向带动群众共同发展、正规化之路迈进。
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提高组织化经营程度。刚察县诚信种植养殖协会成立于2007年5月。协会自成立以来,在尕曲村致富能手邓成海的带领下,充分利用当地牧业基础设施完善、农田平整连片的地理和区位优势、政府积极倡导集约化经营的政策优势,组织农牧户在当地开展牧草种植、饲草料加工、家畜疫病防治、牛羊育肥、农畜产品加工等服务。通过五年的摸索,协会在市场环境下的经营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提高,更加坚定这位憨厚又不失远见的汉子带领大家走“绿色品牌”、“精深加工”、“机械化”、“科技兴农”之路。2010年,由协会理事会成员牵头,组建了成海油菜加工专业合作社、富民绿色高产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德龙农牧机械租赁服务专业合作社,通过“协会+合作社+农牧户”的运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当地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经过一年的发展,到2011年底,已带动5个村的142户农牧户加入协会,集约草场8000亩,耕地5280亩,牛羊用暖棚52幢6400平方米,农类农机具50台套,会员年收到达到5664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近20%,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
注重学习应用新技术,提升科技致富的能力。协会在县科协、农牧等部门的帮助和引导下,2008年以来,先后参与实施了日光节能温室蔬菜种植推广项目、分层施肥条播技术推广项目、牧草免耕(深松)播种推广项目、农作物分层施肥条播推广项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项目、秸秆机械打捆、牧草青(微)贮加工技术推广项目等科技含量高、具有推广价值的农牧业技术项目,在第一时间学到了农牧科技新技术。同时,协会还大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购置饲草压块机、免耕深松机、农作物清选机等先进的农牧业生产加工机械13台套,修建基础设施储草棚、工棚等两处400平方米,开发了小包装菜籽油、石磨炒面、青稞麦仁等农畜产品精加工产品又增强了发展后劲。2011年又注册“沙柳源”商标31类,形成了自己的农畜产品特色品牌。协会还计划将在刚察县农畜产品产业园区建成后,及时入驻,继续延伸产业发展的链条,在精深加工和拓宽销售渠道方面再一次实现飞跃。
热衷科普宣传,尽己所能带动一方发展。在实践和发展中,协会负责人和全体成员都深刻领会到,依靠科技是农村牧区各类经营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家之力微不足道,只有全部各类经营组织发展了、把刚察农畜产品品牌打响了,才能真正实现持续发展,加强科普宣传是提升农牧民发展意识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为此,协会积极参加县科协、农牧部门举办的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三下乡等科普宣传活动,对前来请教的农牧民群众详细进行技术上的指导。2009年以来,协会先后承办和协助举办了实用技术培训班12期,累计培训人员744人次,邀请州、县科技人员进村、入会举办科技讲座11次,受众达到361人次,累计发放图书资料19种700多份;筹资在协会修建科普培训室60平方米,收集各类科普读物20种250余册。配合“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创建科普惠农服务,设立科普宣传栏一个,配备科普宣传员一名,每年接受群众咨询80次以上,群众接受科普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加。同时,多次组织会员观摩走访省内外运行规范的协会,学习先进经营理念,通过会员带动和启发周围群众树立科技兴农、科技兴牧的工作思路,促进各类经营组织的共同发展。
撰稿:赵发兰 编辑:秦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