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六个方面”切实加大教育事业投入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9日
消息来源:刚察县县委办公室
近年来,刚察县投入近1.23亿元全面完成了教育布局调整,将原有19所学校整合优化为6所,结合“校安工程”等项目新建、扩建校舍近4.5万平方米并配建了运动场等设施,办学条件极大改善、校园面貌焕然一新。2011至今,该县努力缩小教育城乡差距,全面加快教育均等化进程,认真落实“1+9+3”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两项指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良好态势。2011年财政教育支出为13904万元,占财政支出比重为14.33%、占当年GDP比重为10.48%;2012年财政教育支出为19738万元,占财政支出比重为17.78%、占当年GDP比重为10.9%,全县教育事业驶上蓬勃发展快车道。
一是保障义务教育阶段经费。严格按中央省州确定的中小学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每年生均提高50元。公用取暖费按学校实际面积核定足额下达。小学、初中寄宿生生活费在省财政核定的初中年生均1400元,小学年生均1200元标准的基础上,分别提高到1600元、1400元。积极争取项目,改善农村学生伙食标准,保证每生每天3元的营养餐,全县5507名中小学生已全部吃上营养餐。
二是扩大学前教育资金投入。投入资金1123万元,完成新、改扩建幼儿园9所,聘用幼教68名,由县级财政“自掏腰包”为聘用教师发放工资。2012年起将学前教育公用经费、公用取暖费,幼儿生活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学前教育公用经费按生均年标准500元进行保障,公用取暖费按学校实际面积单独核定,幼儿生活费按生均年400元进行保障,保持每年5%的增长。
三是完善教师培训和奖励机制。按照各学校教师人数的20%,确保每师每年1000元的标准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并逐年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提高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水平的能力。设立教育教学成果专项奖金8万元,对初中、小学毕业暨升学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任课教师在达到规定目标的前提下给予奖励。设立幼儿教师奖励资金,对考核优秀的幼师按照工资的10%进行奖励,保障了教师队伍待遇。
四是落实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按时、足额拨付教职员工及寄宿制中小学后勤人员工资,确保落实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基金配套。设立了中小学校长津贴,每月对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校长发放400至100元津贴。每年安排“双语”教学研究、评价、教育管理奖励资金10万元,用以支持“双语”教育研讨会召开表彰先进。
五是加快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加大对藏语文和“双语”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投入,根据青海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动农牧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与效益发挥的通知》要求,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落实自筹资金,力争在“十二五”末建成以县教育局网络机房为主,各学校校园局域网为辅的教育城域化网络体系。
六是专项资金保证教育事业发展。每年落实5万元课桌凳添置费用、15万元课改经费、5万元督导经费、3万元扫盲经费、3万元招生经费、6万元信息技术教育经费、2万元贫困生资助管理中心运转经费、5万元贫困大学生资助资金、3万元青少年活动中心活动经费及14万元实验设备添置经费。为了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按照生均不低于10元的标准,设立学生奖学金,对全县小学(初中)毕业检测、全州统考(抽考)及单科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300元—500元的奖励,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
撰稿:陈胤文 编辑:秦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