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筑牢后续产业发展基础共建整治活动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8日
消息来源:刚察县县委办公室
刚察县在省州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省州组织部、农办等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不断探索创新、采取有力措施,把后续产业发展贯穿共建整治活动始终,确保共建活动扎实有效。
一是科学谋划,发展短、平、快等旅游项目。县委、县政府把共建整治活动与推进乡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科学谋划,统筹考虑后续产业摆布和培育,积极整合各类涉农项目和旅游项目,根据地区特色和地理位置特点,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确定富民产业。重点扶持发展一些乡村旅游、藏家接待点、特色种养、商贸等短、平、快项目,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增加群众收入。目前,全县共扶持发展农家乐15家、牧家乐6家,预计年收入达572.4万元;青海湖旅游沿线藏家接待点30余户,户均预计年增收1.5万元;扶持发展藏香猪特色养殖基地一处,总投资达3290万元,项目可带动周边贫困农牧民共同发展,预计户均年增收8800元。
二是多方联系,开展新、易、实等技能培训。坚持以改善民生、提高群众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共建整治村农牧民群众技能培训需求,充分利用我县贫困农牧民培训中心,对广大农牧民群众进行厨师、泥瓦工、装载机驾驶员、村级导游、暖棚蔬菜种植等技能培训,积极鼓励引导农牧民群众因地制宜从事二、三产业,提高收入,从根本上改变村庄落后贫穷的旧貌,使“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暨村容村貌整治活动真正成为惠及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惠民、富民工程。目前,举办石雕、刺绣剪纸、缝纫裁剪等培训班19期,培训963人次;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委托刚察县就业局2013年举办厨师、泥瓦工、装载机驾驶员、村级导游、暖棚蔬菜种植等技能培训班,现已举办装载机驾驶员培训班1期、100人次;青海大学依托自身科技优势,在科技扶贫上形成长效机制,特别在良种繁育、两年三胎等示范点建设上给予科技指导,用科技帮扶共建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达到共建共赢目标。
撰稿:李植 编辑:秦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