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刚察县2022年县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
---2022年12月29日在刚察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十一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宣 勇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下面,我向会议报告关于刚察县2022年县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预算调整的原因
按照县十七届人代会第二次会议批准的2022年预算在今年执行过程中,因新增财力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政府一般债券、县级土地出让金超收及专项债券到期还本等增加事项。根据《预算法》规定,对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进行了调整。
二、一般公共预算调整方案
(一)公共预算收入调整事项
1、地方收入由年初预算14720万元调整为12670万元,调减2050万元;
2、返还性收入4809万元,与年初持平;
3、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由年初预算107474万元调整为134306万元,调增26832万元;
4、专项转移支付收入由年初预算491万元调整为22627万元,调增22136万元;
5、新增一般政府债券4939万元、再融资1716万元,调增6655万元;
上述预算调整后,全年预算总收入由年初175166万元调增为228739万元,调增53573万元(税收缺口2050万元),实际调增51523万元。
(二)公共预算支出调整事项
在收支平衡压力加大情况下,按照 “统筹兼顾、有保有压、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大优化支出结构,坚持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全面落实过“紧日子”要求,重点突出“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公共预算支出相应安排228739万元,比年初预算175166万元增加53573万元(税收缺口2050万元),实际调增51523万元。主要科目变动情况:
1、地方政府债券调整方案。经省政府批准,财政厅下达我县新增政府债务限额49717万元,我县到2022年12月底政府债务限额达到46317万元,为筹措资金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在省政府批准的限额内,我县新增举债务4939万元,主要用于教育、农村道路、环境提升等项目。我县各项债务指标均在可控范围内,不存在债务风险。
2、统筹收回年初预算5017万元,安排用于年初预算安排的机关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机关事业职业年金、人员工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县配套、疫情物资等。
3、使用上级新下达财力转移支付10083万元,同比增长290%。用于我县行政绩效奖增资、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虚账记实资金、突发疫情防控资金、困难群众价格临时补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单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项目。
上述预算调整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由170049万元调整为184565万元,调增14516万元。上解支出由5117调整为5880万元,调增763万元。
(三)收支平衡情况
根据以上调整结果,全年总收入228739万元,减去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4565万元、上解支出588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716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657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1178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
三、政府性基金调整方案
(一)调整事项
1. 在省政府批准的限额内,根据《海北州财政局关于下达2017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的通知》(北财〔2017〕726号)下达我县2017年专项债券资金2500万元(期限:5年,利率:3.99%,债券编码:1705391);于2022年10月份,根据海北州财政局《关于扣缴2021-2022年转贷地方政府还本付息资金的通知》(北财〔2022〕527号)化解到期专项债务2500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由年初预算777万元调增1924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调增1401万元、上级补助523万元。
3.调增政府性基金支出1924万元,其中:城乡社区支出1301万元,专项债券付息支出100万元,其他支出523万元。
上述预算调整后,全年基金收入由777万元调整为4424万元,调增3647万元。
(二)收支平衡情况
根据以上调整结果,全年基金总收入4424万元,减去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924万元 、债务还本支出2500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
四、社保基金预算调整
因县级社会保险基金纳入全州统筹,当前州级社会保险基金未调整,因此,社保基金预算收支情况暂无调整。
因本级财政收入年底才能扎账,上级补助收入、上解支出未完全定型,预算调整数还不是年度预算执行的最终决算数,有关决算数据将在预算执行情况或财政决算报告中详细汇报。
五、盘活存量情况
严格管理、有效清理结余结转资金,激活沉淀资金,实行统筹使用,结转上年35015万元,当年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4133万元,原渠道项目安排15527万元,需返还23621万元。统筹使用3505万元。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和民生事业,缓解收支压力,发挥了资金使用效益。
六、完成全年财政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2023年,全县财政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收入稳逾期,支出促进度,兜底保民生,改革求突破,管理提质效”的总体思路,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一)坚持抓征管,促增长,着力稳住财政收入“基本盘”。
围绕财政收入预期目标,加强征收过程管理,构建多极增收、多点支撑的征管机制。坚持依法综合治税,积极落实财税优惠政策,扶持重点行业、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深入挖掘增收潜力,培植涵养财源,做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严禁跑冒滴漏、虚增空转、收过头税等违规行为,不断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二)坚持抓支出,促进度,着力打造经济发展“助推器”。
进一步健全完善财政支出机制,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时限办结制、项目资金预拨、惠农资金提前拨付等制度,不断提高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和均衡性。盯紧重大政策落实和重点项目建设,分门别类、因地制宜建立完善资金拨付快速通道,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全力督促项目主体和建设单位全面加快建设进度,全面提升资金预算支出进度。
(三)坚持抓节支,促改善,着力兜牢织密民生“保障网”。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进一步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精准补短板和民生兜底的作用。牢固确立“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的优先地位,足额落实资金,兜牢兜实“三保”支出底线。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实用好有限财力,办实办好民生实事,充分考虑财政承受能力,确保民生支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财力状况相匹配。
(四)坚持抓改革,促提升,着力激活财政发展“动力源”。
继续完善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有机衔接,统筹各项收入,保障财政支出,确保财政平稳运行。强化预算执行主体责任,持续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运用,保障各项业务平稳运行。
(五)坚持抓监管,促规范,着力打实扎牢风险“防火墙”。
深入开展财政专项监督检查,综合运用投资评审、直达资金监控、扶贫资金监测、政府债务管理等手段,切实严肃财经纪律。持续深化绩效改革管理,坚持把绩效管理贯穿到财政资金管理运行全过程,注重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巩固提升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绩效监督管理体系。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做好2023年的财政改革发展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依法监督下,咬定目标、自我加压、勇毅前行,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