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哈尔盖镇人民政府2011年部门预算公开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0日 消息来源:刚察县哈尔盖镇人民政府

为了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根据县人民政府《转发县财政局关于刚察县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实施办法的通知》(刚政办〔2011〕113号),现将哈尔盖镇人民政府2011年部门预算信息分开如下:
一、单位概况
哈尔盖镇人民政府属国家行政单位,现有工作人员47人,其中:机关公务员14人,公益性岗位5人,见习岗位3人,游牧民定居小区管理人员10人,环卫队临时工作人员15人。实有车辆2辆。
二、主要职责
乡镇人民政府是贯彻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政策规定的重要量力,促进本行政区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创造良好环境,大力发展地区经济,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努力提高本地区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负责村镇建设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服务工作,推动农牧区城镇化建设。搞好农田水利、农牧业综合开发及各项公益事业。完成县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积极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好群众教育,搞好本地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司法行政工作。依法指导村民委员会开展各项工作。承办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三、2011年度主要工作目标及措施
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增幅16%,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2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增幅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人口自然增长控制在7.8‰。
“十二五”期间哈尔盖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纲要:保持一个速度,即保持发展的速度始终走在全县最前列;实现两个跨越,即实现农牧业粗放经营向现代集约经营迈进和小城镇建设初级阶段向现代化小城镇迈进,实现历史性跨越;培育两大产业,即大力发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高原现代生态产业和生态旅游实体;缩小两个差距,即努力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和各村之间,经济和社会事业之间的发展差距;落实三大任务,即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的任务,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提高社会化管理水平的任务,不断提高文明富裕和谐程度的任务。
2011年,围绕“十二五”总体规划,我们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狠抓落实。
(一)以破解““三农””问题为先导,夯实镇域经济发展基础
一是按照省、州、县上级党委、政府提出的坚持生态化发展的方向,推广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创新组织化经营模式,到“十二五”末,草场生态建设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草畜平衡机制更趋科学、更显实效,草场沙化退化趋势得到根本性遏制。以六个牧业村全面启动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全力抓好各村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到“十二五”末,全面提升母畜比例、出栏率和商品率,建设特色种植、养殖业、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25%以上,全面形成生态农牧业发展新格局,并通过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进一步扩大整合农牧业生产要素,逐步扩大耕地、草场流转和集约化经营规模,以此推动生态畜牧业长足发展,达到增效增收目的。二是巩固提高农牧业集约化经营成果,进一步完善运作机制和效益增长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积极稳妥,扎实有效的抓好集约化经营的扩面提效工作。三是进一步强化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农牧业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后续饲草料基地建设、牛羊育肥基地建设,到“十二五”末,7个行政村通电、通水、通路率达100%,畜牧业基础设施、暖棚、网围栏、土井、药浴池等配套设施建设率达100%,一个现代化的畜牧业生产经营新格局日臻完善。四是进一步发展设施畜牧业、订单畜牧业,抓好牲畜的短期育肥、出栏、销售,加快羔羊的专业化生产水平,着力打造环湖地区绿色畜产品品牌。五是以完善生产服务体系为重点,着力构建生态畜牧业服务体系,突出科技推广、劳力培训、市场拓展、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市场销售等方面狠下功夫,基本构建出功能完备、种类齐全、多层次指导、全方位服务的农牧区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六是加强农牧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全面提升富余劳动力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工资性收入,积极引导群众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结对帮扶等扶贫工程,力争在“十二五”前三年基本实现贫困人口完全脱贫。七是认真做好、做实、做细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项目建设工作,着力做实“百企联百村”结对帮扶对接工作,真正让示范村的发展获得企业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有力支持,同时,在扶持培育好现有村办实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合作与对接,大力发展“公司+基地+牧户”的产业化模式,为新一轮村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以加快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镇域经济发展水准
一是依托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鼓励引导农牧民加入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进而大力加强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劳务输出步伐,为城镇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二是规划好镇政府所在地建设蓝图,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设施,加快资金、技术、人力等资源向小城镇聚集,以此推动镇域经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大调整。三是继续加快改善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构建农牧区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以及城乡统筹发展新机制,把重点基础设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危房改造,同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断提升城镇自我发展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改善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新型农牧民培育步伐。四是以建设高原海滨藏城为发展切入点,积极争取哈尔盖城镇建设项目实施,着力规划好、实施好城镇供水设施,道路、绿化、亮化、环卫、住房等基础设施,到“十二五”末,基本构建出小城镇所具有的综合服务功能,成为环湖“五大圈”中一座初具现代化水准的牧业镇。
(三)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突破点,促进镇域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一是扎实做好“两基”迎国检各项工作,确保“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州、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镇辖寄宿制学校布局调整,积极开展学校远程教育,加强跨区域教学合作交流,提高教学教育质量,认真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充分利用学校布局调整后空闲的校舍,推进本镇学前教育,继续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到“十二五”末,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阶段入学率分别达99.9%和99%以上,基本普及幼儿学前教育。二是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新农合、新农保的工作成果,做好参合扩面,加强新农合医保和农保参合金的监管。三是认真落实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改善出生人口素质,增强计划生育综合服务能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普及率达100%,全镇社会保障层次和水平有一个新跨越。四是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领导干部接访日”、“三官两员”进村入户和“三调联动”,依法防范和杜绝各类矛盾的发生,扎实推进平安哈尔盖建设,深入开展普法活动,做好“六五普法”的各项准备工作。五是继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安全生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主体责任,继续做好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防范重大安全事故,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四)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带动镇域经济跨越发展一是项目是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有效载体,今后五年,着手开展,提前谋划,论证储备一批符合国家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又对镇域经济社会具有带动作用的项目,在论证、储备、建设和管理等环节力求实现新突破,形成互推互动的新格局。二是切实改变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够,以及后续项目跟进不足的现象,确保项目建设不断层、不停步,为“十二五”期间镇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以此增强镇域经济长足发展的综合实力。
(五)以加快招商引资为引擎,增强镇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一是充分利用现有村级产业,招商基础和多种区域经济协作这个平台,大力开展合作共赢性招商,围绕村办实体引入龙头企业这中心,寻求与发达地区的互补性,加强经济合作,优化配置农牧资源。二是充分依托“百企联百村”等工作载体,积极协调联村企业为村办经济实体提供信息咨询、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服务,为做大做强村办经济实体,提升村域经济发展水平,为实现开放融入发展创造有利的招商兴业条件。
六)以尝试生态旅游实体发展,作为加快发展的有效补充以着力打造高原海滨藏城为契机,积极争取小城镇改造项目,加快建设步伐,不断完善本地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兴办旅游实体打牢基础。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全员参与”的原则,充分挖掘旅游资源优势,加大开发力度,搞好资源策划,侧重做好湖滨草场、年钦夏格尔山、普氏原羚观察台,佛教寺院风光为内容的旅游项目策划等前期基础工作;二是充分依托每年在各村组织开展文艺汇演,民间文化展示及 “赛马会”等活动载体,进一步达到推介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增强知名度的目地;三是在“十二五”期间,依托镇域经济发展基础、发展积累,积极探索旅游业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举措、以此带动旅游业的兴起,形成雏形发展,到“十二五”末,旅游业收入在本地区生产总值、群众增收中占有一定的份额,成为发展经济、拓宽增收渠道的有效补充。
各位代表,在新的历史大背景下,给我们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工作极为繁重,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镇各族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为实现镇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而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