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文化馆2013年部门预算
信息公开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3日 消息来源:刚察县文化馆

为做好2013年预算信息公开工作,根据刚察县财政局《关于做好2013年财政预算信息主动公开工作的通知》(刚财 〔2013〕83号),现将文化馆单位2013年部门预算信息公开如下:
一、单位概况
1985年刚察县设立县图书馆与文化馆合署办公,并于11月迁居新址办公,设有阅览室、图书室,职工文化娱乐、图书借阅等活动正常开展,2002年成立了刚察县文物管理所,与文化馆、图书馆合署办公。 2010年9月调入微型客车一辆。电话一部。2008成立了由20名演员组成的草原艺术团,草原艺术团演员是由公益性岗位组成。文化馆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图书馆、文化馆、文物管理所合署办公。编办核定编制是5人,实有人数11人,财务上实行全额预算管理制度,2013年正式职工11人,其中男4人,女7人,党员3人。公益性岗位22人,属草原艺术团团员20人,其他公益性2人。学历情况:本科3人,大专6人,中专2人。职称情况:馆员2人,助理馆员2人,二级演员2人,三级演员1人,四级演员2人,职称情况: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5人,其它未评人员1人。年龄结构:30岁一下3人,31—40岁3人,41—50岁5人。
二、主要职责
组织指导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用文艺的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辅导、培训乡镇街道及辖区内的工矿、企事业、机关的业余文艺骨干文化馆主要职责是组织、指导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用文艺的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辅导、培训乡镇街道及辖区内的工矿、企事业、机关的业余文艺骨干。收集整理民族民间艺术作品并组织民间艺术活动,编辑文艺材料、群文信息和整理群文艺档、开展各类文化艺术理论研讨和对外群众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以文补文和多业助文等活动,逐步建立自我发展的科学管理机制。
三、2013年主要工作目标及措施
图书馆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文献是图书馆开展一切工作的物质基础。主要职责有四种:(1)保存人类文化遗产。(2)开展社会教育。(3)传递科学情报。(4)开发智力资源。(4)提供文化娱乐。图书馆实际出发,以现有的条件,积极寻找有利时机,以热情的服务态度通过板报,2011年定制报刊杂志90余种,发放宣传材料等各种形式,进行了一系列服务工作。国台办向我馆赠送价值5万元的图书。本馆的图书室和阅览室常年为广大的读者开放,截至目前接待读者达2000人(次),图书杂志流通3200册(次),与此同时,还定期地深入农牧区各乡村送书上门,进行送书下乡宣传活动,并时常增送图书给乡村学校及乡文化站。
文物管理所按照青海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狠抓落实,继续做好实地文物调查工作。为保证文物普查数据的真实、完整,我馆仔细核对45处不可移动文物的位置示意图、平面示意图、单体建筑结构图的绘制;完成室内数据资料的汇总、录入、编制档案工作,并将文本上报青海省文物管理局。根据省文物管理局《关于做好国家文物局“三普”办公室来我省进行实地调查阶段整体验收工作的通知》,参加了验收海晏县“三普”第二阶段工作会议,并将普查数据汇总后上报给州文物局。州文物管理局和县文物管理所现场勘察了哈尔盖镇塘渠村三社村民史成慎发现的墓葬点一处,发现大量人头骨及兽骨,有待进一步考证。实地文物调查工作。为保证普查数据的真实、完整,仔细核对45处不可移动文物的位置示意图、平面示意图、单体建筑结构图的绘制;圆满完成了室内数据资料的汇总、录入、编制档案工作和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报告的编制。
四、预算收入分析
   2013年收入安排135,60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135,60 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支出安排135.60万元,其中:用于工资福利支出108.40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13.64 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7.55万元,项目支出6万元。
附表:1、文化馆单位2013年部门预算收支总表
   2、文化馆单位2013年部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