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刚察县农牧业生产运行平稳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4日 消息来源:县统计局

今年以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政策,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不断加大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水平,全县农牧业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一、农业生产情况

刚察县地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0608亩,比上年同期增加180亩,增长0.13%。播种面积增加的原因是:黄玉农场增加100亩、青海湖农场增加80亩。其中:县属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0955亩,同比增长14%;青海湖农场总播种面积37080亩,同比增长0.21%,三角城种羊场22573亩,与上年同期持平。

1、地区青稞播种面积9464亩,同比下降4.67%

2、地区油料播种面积96823亩,同比下降1.25%

3、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24189.8亩,同比增加8.28%

二、畜牧业生产情况

上半年全县繁活各类仔畜54.74万头只,同比增加0.58万头只,繁活率85.46%,同比提高0.92个百分点;总增各类牲畜53.76万头只,总增率52.71%,同比提高0.57个百分点;出栏各类牲畜8.62万头只,出栏率8.45%,损亡各类成畜0.98万头只,损亡率0.96%;牛奶产量5389.4吨,增长0.24%;各类肉产量1851.3吨,增长5.4%。数据增长主要原因:我县集约化经营覆盖面积广,大力发展育肥贩运牛羊专业合作社,暖棚利用率提高,牧民群众保质增收积极性高、干劲大,加之草场运用合理,牲畜繁活率好,成活率高,大规模集中销售畜产品,拉动牧业增收。

刚察地区2015年上半年完成农牧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5899.08万元,同比增长5.56%;县属完成5881.45万元,同比增加5.54%

三、存在的问题

我县畜牧业在现有基础上要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单家独户的传统生产经营方式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合,与农牧区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具体表现为:一是集约化水平低。单家独户的传统生产经营方式,使草原经营细碎化,不利于合理配置资源和统计管理、建设,难以实现规模效益;二是主要畜产品产量小、商品率低、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三是难以实现农牧户与大市场的联结。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形不成规模优势,农牧户与政府、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中介桥梁,农牧民难以有组织地参与到大市场中去。

四、几点建议

1、坚定不移地推进农牧民进城定居工程、推进农牧业集约化经营,在这些政策的推进下,努力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

2、要抓好农牧业产业化建设的有利时机,实现刚察县绿色畜产品交易市场,“绿色、有机、保健、无污染”的品牌优势,最终实现畜产品优质优价。

编辑:秦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