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察县2023年市场监管领域部门
联合“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的总结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6日 消息来源: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意见》《青海省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根据州双联办关于印发海北州2023年州级部门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计划的通知制定并下达了刚察县“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计划,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情况。

1.建立政府主导、市场监管局牵头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2020年制定下发了《刚察县“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制定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为召集单位,县发改局、县交通运输局、县生态环境局等23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由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担任联席会议成员,联席会议办公室下设在县市场监管局,负责联席会议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县市场监管局相关业务科室负责同志担任,各成员单位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联席会议办公室成员。《通知》明确了联席会议的职责、工作机制、工作要求等具体内容。

2.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工作统筹推进。牵头部门制定随机抽查工作方案,明确抽查比例和频次。规范检查行为,按照“谁抽查、谁录入,谁查处、谁录入”的原则,及时将抽查情况和抽查结果归集到检查对象名下,推送至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3.“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开展情况。2023年截至目前,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任务5次,抽查企业19户,出动执法人员24人(次),公示率100%;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任务10次,抽查企业102户,出动执法人员154(次),公示率100%。各部门共建立随机抽查监管对象名录库44个、执法人员154人。

(二)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相结合、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共享、失信联合惩戒等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在依法归集涉企信用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将企业信用风险状况由低到高分为低风险(A类)、中风险(B类)、中高风险(C类)、高风险(D类)四类,随机抽查的比例频次与检查对象的信用风险等级挂钩。根据企业信用风险等级不同,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中制定了不同类别企业的差异化监管措施,对信用较好、信用风险较低的A类企业降低抽查比例、减少抽查频次;对违法失信、风险较高的企业提高抽查比例、加大抽查频次,同时列入专项整治重点监管对象,引导监管资源“好钢用在刀刃上”,提升智慧监管能力;二是按照“谁产生、谁提供,谁提供、谁负责”原则,明确涉企信息归集公示的内容、路径和归集时限,将依法履职过程产生的相关涉企信息,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公示平台归集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相对应市场主体名下,向社会公示,做到“应归集尽归集,应公示尽公示”。

二、工作亮点

(一)推动实施部门联合抽查。为杜绝过度执法、选择性执法和执法扰民,规范行政执法检查行为,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目标要求,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出台跨部门联合抽查工作计划,对同一市场主体的多个检查事项,由多个部门一次性联合完成,做到“名单一次抽取、人员一次选派、结果一次公布”,进一步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二)推行随机抽查和信用监管联动。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社会信用体系相衔接,将随机抽查结果纳入市场主体的社会信用记录,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诚信档案、失信联合惩戒和黑名单制度。同时,将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检查数据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让失信者一处违规、处处受限。

 三、存在问题和分析

(一)部门配合意识不够,跨部门联合检查没有形成合力。一些部门存在认识误区,双随机抽查涉及食品、环保、消防、文化、公安等多个行政部门,双随机抽查协同监管平台没有专人负责和操作。部门单打独斗,既加大了企业迎检负担,又加大了执法频次,影响了“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联合惩戒机制不健全,协同监管作用发挥不够。一方面,实施新的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企业管理制度对失信企业实施信用约束,但由于信用信息共享、协同监管机制和平台建设远未达到信用监管制度设计的理想状态,不少监管部门并未对失信行为实施协同监管,联合惩戒震慑力大打折扣。而且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经营过程中很少涉及政府采购、招投标、银行贷款等业务,有关惩戒措施难以真正起到约束作用。另一方面,逾期年报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触及限制措施时补报年报后即可在短期内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异常状态),而且申请材料非常简单,申请移出次数也没有限制,单次列入与多次列入对市场主体的影响并无差异,导致失信成本较低,行政成本较高,守信倒逼机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部门工作衔接不畅,系统管理人员更换频繁,各部门工作人员对业务不熟悉,操作不熟练,信息录入不及时、不全面,对“互联网+监管”工作及“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配合积极性不高。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建立健全高效有序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主管部门牵头,其他职能部门协作的“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监管联动机制。在抽查检查过程中,科学整合检查内容、合理配置执法力量、兼顾各部门业务需求,对同一检查对象一次完成计划抽查事项,避免“运动式”执法和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不必要的干扰。统筹做好抽查结果统一归集、记于企业名下和依法公示工作。

(二)强化联合征信建设,形成监管合力。建立事中事后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由省级主管部门加强技术指导,各部门设专人实时录入、推送和实时查询、认领数据,实时共享数据,形成上下互通、业务互联、信息共享、传输迅速、查询方便、运转高效的网络平台。让失信企业在银行贷款、优惠扶持政策、招投标等方面受到限制,达到“一处失信、处处知晓、处处受限”的目的,倒逼其自觉诚信经营,自觉如实公示信用信息。

(三)加强监管人员队伍建设。通过课程式培训、抽查中帮带学习等方式培养一专多能的监管人员队伍,提升监管人员业务能力,确保监管人员熟练掌握抽查事项的抽查流程及抽查要点。建立健全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进一步规范执法检查流程,确保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互联网+监管”等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工作依法、有序、高效推进。

 

 


 

 

                                  刚察县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

                                  联席会议办公室(代)

                                  2023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