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思政课 关键在教师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能否办好思政课,关系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方向,关系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后继有人,是“国之大者”。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思政课得以发挥作用的关键一环,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水平高超、育人情怀深厚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是涉及的内容却是方方面面的,对思政课教师的要求也就不仅限于一些政治理论知识。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应该有育人的“大师情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要努力成为“大先生”,要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善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能力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教给学生为人处世之道,使他们终身受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第二,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深不仅在于理论之深,更在于情感之深、价值之深。思政课教师所担负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价值的引领。要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社会现象,剖析社会问题,解答学生思想之疑,回应学生理论之惑。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打铁必须自身硬”。作为思政课教师,尤其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只有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思想修养赢得学生,才能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成为学生可信、可敬、可靠的良师益友。同时,要言行一致、课上课下一样,处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堂堂正正的处事风格来感染学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
“亲其师信其道”,思政课教师要主动走近学生,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习惯、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等各方面情况,准确掌握学生的所思所想、困惑所在、期待所在,将心比心,以情感人,和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以真诚和耐心,有针对性地备好课、上好课,把科学理论讲深讲透,把真善美的种子埋在学生心里,帮助他们把人生第一粒扣子扣好。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只要落实好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谆谆教诲,真正打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新时代的思政课必将越办越好。(徐玲,2021年选调生,吉尔孟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