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指”上谈兵
【言论】
警惕“指”上谈兵
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蓬勃发展,政务APP和工作群提高了干事效率,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但形式主义问题也随之而来,强制下载使用APP、微信群打卡签到等,令基层干部应接不暇,数字“赋能”变成数字“负能”,“指尖便利”沦为“指尖负担”,真作为、真办事也逐渐成为“轰轰烈烈走过场”“干得好不如晒得好”的面子工程。
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是大势所趋,越是治理创新、技术迭代,越要强化“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精细化管理,提高驾驭技术的能力。“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问题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相比传统的形式主义更具有隐匿性、系统性和复杂性。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事关党的形象、人心向背,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推进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向上向好具有重要意义。要让数字政务回归服务基层、方便群众的初衷,刹住通过数字化手段变相增加基层负担的歪风邪气,把广大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减去“指尖”负担,迫切且必要。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既是真情关爱基层干部的务实之举,更是提高基层治理效能的内在要求。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精简“指尖上的事务”,让基层干部从电脑和手机屏幕里探出头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到“线下”去,推开门、迈开腿,轻装上阵干实事、聚精会神下实功,解决更多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不断密切党群干群“鱼水”关系,形成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良好局面。要瞄准病根、对症下药,对“指尖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亮黄牌、掏红牌”,一以贯之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巩固防治成果,不断遏制“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反弹回潮和隐形变异。
从长远来看,清理一个政务平台、关闭几个政务公众号、解散几个微信工作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指尖上的负担”。整治形式主义永远在路上,要驰而不息、重拳出击,才能刹住歪风邪气,铲除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让广大基层干部从“重痕迹”转变为“重实绩”。
撰稿人:张艺
工作单位:刚察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