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言论】
点燃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而党建引领就如同强劲的“红色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乡村在产业、生态、文化等各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强基固本,党建引领组织振兴。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将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能够有效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让乡村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创新组织模式,不断提升组织效能。一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基层党建摆在首要位置,形成党委书记亲自抓、班子成员共同抓、各党支部具体抓的党建工作格局。二要强化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落实村书记“双述双评”制度,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建设,切实发挥村党组织带动作用。三要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建设。利用好党组中心理论学习、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通过集体学习、集体研讨等方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理论修养,筑牢思想根基、提升履职能力。通过完善组织架构、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党组织凝聚力,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引领广大农牧民群众积极投身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产业先行,党建保障成果丰硕。产业兴则百业兴,而党建引领是产业振兴的关键保障。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各地村党组织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农牧业发展方式,规范合作社发展,改革农牧户经营模式,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不断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红安县瑞沣合作社创新探索“五种联农带农模式”,将266户脱贫户牢牢吸附在产业链上,让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这一实践表明,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主动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生态优先,党建助力绿色发展。“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党建引领在生态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绿色发展,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更需以党建“红”助推生态“绿”。一是村党组织带领群众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及时讲解保护地禁止放牧等相关政策、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二是组织党员先锋队、村干部、环卫人员、基层民兵带头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从重难点集中清理整治向全域延伸,确保环境卫生整治无死角、有成效。三是加快推进农牧区“厕所革命”进程,制定出台厕所建设扶持政策和措施,落实衔接资金,三合力改善乡村风貌,让生态成为青海靓丽的名片,实现生态振兴。
文化铸魂,党建推动文明传承。“文化长河浪里沙,千年薪火绽芳华。”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党建引领能够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乡村文明。充实阅览室图书资源,举办全民读书活动,不断提升农牧民的文明素养,让文明之风吹遍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为乡村振兴厚植文明根基。开展广场文化周活动,表演特色节目,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举办农牧民传统运动会,开展美食、手工艺品评比,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互鉴,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讲好特色故事,让文化与旅游结合,共同推动高质量文旅发展。这些举措正是基层党建引领乡风文明的真实写照。
党建引领作为“红色引擎”,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动农牧民群众在产业、生态、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还需要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探索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路径。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各民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以“应对挑战主动作为,爬坡过坎砥砺前行”的坚定信念,努力让乡村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坚实力量。
撰 稿 人:薛恩玉
工作单位:刚察县哈尔盖镇塘渠村党支部书记助理